从昨天在微博上看到扫帚奖入选名单到此刻,我时刻关注着微博上关于此事的动态,不知名导演的批评,知名导演发文力挺,围绕着一位饱受争议的演员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那部不被看好的电影我也看了,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虽然也觉察出一些不自然的地方,但也远不是某位导演口中所说的“烂片”,虽然今年我也没有看过多少电影,但在看过的了了的知名电影里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的也大有片在,为什么这些让人尴尬得要死、让人汗毛直竖的成片不是“最让人失望的电影”,那些片子里的主演不是“最让人失望的演员”,我很困惑。单纯地从某部电影的最终呈现效果去判定一个演员的优劣,我认为这也不是一个专业的电影人应该有的评价。
流量,热度,职黑,资本的对决,这是今年我关注这个演员以后才接触到的新词儿,不知道这样不甚祥和的环境是不是他们本来就有的行业规则,抛出一个话题,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可当我看到那些所谓的抵制声音满是污言秽语时,我反倒要认真地去想一想,这问题的症结究竟出在哪里,到底谁才是那个无理取闹的人?
想要飞起来的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名人也好,普通人也罢,张口说话、抬手敲键盘之前都要先摸摸胸口,问问自己是否保持客观,是否都带有善意。如果不是,还是要及时止损,停止恶意的揣测和诋毁,虽然那条路看起来很热闹,但毕竟不是什么好路,自掘坟墓与否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