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
2、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被卷入了一个“一切皆可经营”、“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的时代。只不过,工商局注册的那些公司都是“有限责任”,而你“自己”这家公司是无限责任。
3、你必须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构建自己的协作关系、塑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呵护自己的名声、把注意力投放到产出更高的地方。
4、商业,是你与企业外部的关系;管理,是你与企业内部的关系;个人,是你与自己的关系;以及提升前三者的是:工具。
5、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不是有好处,同时也会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
6、得到的快乐没有办法缓解失去的痛苦。
7、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他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
8、零售的基本逻辑,是流量成本。
9、河床设计的再完美,只要没有水源,一切商业模式都是摆设。
10、一个公司的存在,是以有利润为前提的,只要商品的毛利乘上销量大于这个经营成本,这家公司就是赚钱的。
11、商业世界里面,有太多的风险,买卖风险,就成了促进整个商业世界良性运转的一个重要的底层逻辑。
12、凡有力的地方就一定有反作用力,凡有正向的商业价值就有反向的套利。
13、在市场条件下,想要实现有效的交易,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必须对称,信息如果不对称,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14、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
15、边际成本的结构性改变,是互联网经济对传统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冲击。
16、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17、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规模化地满足人们个性需求成为了一种可能。
18、免费,就是将免费商品的成本进行转移。
19、所有的“免费”,都是“二段收费”。
20、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所有的行为都是那么地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认为的那个经验,也很有可能是他没有获得更大成功的绊脚石。
21、一个人对任何一件事,有了之后就会习惯。好东西久了,也会习惯,坏东西久了,也会习惯。
22、入芝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3、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
24、投入越多的劳动或者情感的物品,越容易高估它的价值。
25、贵不是目的,能炫耀才是。
26、贵不是目的,能让消费者恰到好处地炫耀,不露声色地装,是核心。
27、在竞争性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相对稀缺性,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产量。
28、比功能更稀缺的,是体验,比体验更稀缺的,是个性化。
29、对企业来说,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就是次优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
30、你的每一项选择,都有机会成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31、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你越自私,公司就越赚钱,这种制度,就是“激励相容”的制度。
32、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对比,确定了企业的边界。
33、交易成本越低的事情,越应该外部化;管理成本越低的事情,越应该内部化。
34、未来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小。
35、真正的辩论,不是高喊口号,而是优美的逻辑思辨。
36、要保持今天的社会总财富,平均生活水平,他们一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必须是今天的2倍。
37、在任何一个价格上,都一定会有经济学家惊呼这是“泡沫”,也一定会有经济学家告诉大众,赶紧买,还会涨。
38、房价越涨,越有人买,越有人买,就会越涨。
39、泡沫经济,就是“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40、学习商业逻辑,可以使人理性。但我们也要对人性,心存敬畏。
41、什么是泡沫经济,要时时问自己:我会不会就是那个,用20年的收入,买郁金香的人。
42、风险投资,是通过买走创业的“失败风险”,让创业者拥有往成功目标一路狂奔的金融工具。
43、创业是99死1生的游戏。如果你要去创业,建议一定不要动父母养老的钱,留好给妻儿生活的钱,然后去找风险投资,用稀释掉的股份,去买一份“创业保险”。
44、每个创业者都认为自己会“一将功成”,但大多数人最终都是“万骨枯”。
45、如果10个投资人都不看好你,可能是他们没眼光,但更可能是你自己不靠谱。
46、你的节奏,和投资人期待不符的时候,你可能会怀疑,到底谁是老板。但也要记住,一旦拿了融资,公司就不完全是你的了。
47、到了信息时代,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在价值创造中,人才越来越变成决定性因素。
48、资本和人才的博弈,正在不断往人才倾斜。
49、一件商品的价值,有理性的使用价值部分,也有感性的情感价值部分。
50、理性价值部分,原材料成本占比会很高,而感性价值部分,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虚拟产品,所以“边际成本”很低。
51、金融的世界,抽象得虚幻,虚幻得迷人。因此,也是很多高智商骗子的藏身之所。
52、对所有号称没风险,但年收益超过8%的项目,都要心存警惕。
53、金融的世界很精彩,同时也很危险。你看中的是钱的收益,而骗子看中的却是你的本金。
54、越是在高速变化的时代,越要回归本质。
55、金融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只是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藐视本质的人越来越多。
56、互联网金融,就是拥有更高效的“风险买卖”模型的金融。
57、每一个风险,都有它的价格。
58、商业的世界很美妙,但也有它弱肉强食的残酷一面。
59、对不少弱肉来说,他们的问题首先不是弱,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弱在哪里。
60、做产品,就是把这块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巅,获得尽可能大的势能,然后在最高点一把推下去,用营销和渠道减小阻力,把势能转化为最大的动能,获得尽可能深远的用户覆盖。
61、产品的创意、独特性、品质,或者说它积蓄的势能,决定了它最高可以达到的销售量级。
62、没有势能的产品,是卖不出去的。就算能卖几件,其实卖的不是产品,是人情。
63、你陪你客户喝下去的那些酒,都是你因为做产品的时候没有流过那些汗。
64、品牌的英文是Brand,古挪威文的意思是“烧灼”。如果产品好,用户就会把他的喜爱,积累在这个烧灼的标志上,省去“搜寻、了解,信任”的过程,直接购买。
65、品牌是一个容器,一个装载消费者“了解、信任、偏好”的容器。
66、越是从了解,到信任,到偏好,这个容器的价值就越大。
67、不能被消费者优先选择的,不叫品牌,叫商标。
68、品类价值,也就是我和别人不一样;品位价值,我比别人更显得你有档次;品质价值,我的质量是最好的。
69、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急剧降低,导致最优秀的头部产品,可以在它覆盖的市场里,赢家通吃。
70、满足最长尾的需求里,最大众的痛点。
71、你要真正解决了一个问题,而且是解决得最好的。
72、产品为王、渠道为王时代的远去,导致用户开始真正掌握对企业的生杀予夺大权。从B2C的思路,走向C2B,就是成为“用户代言人”。
73、千万不要自大到以为了解消费者。你只是了解自己,并以为自己可以代表消费者而已。面对多变的用户,你要相信,你的产品一定会错。
74、不断互动,收集反馈,快速迭代,让产品“长”成用户需要的样子。
75、创业非常大的一个忌讳,就是爱上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爱上用户的需求。
76、明知会犯错,在少部分人那里,用最低的成本不断摔倒,再从用户的真实反馈里爬起来,才有机会做出真正受欢迎的产品。
77、低价可以使产品尽快为市场所接受,并借助大批量销售来降低成本,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地位。
78、互联网公司从来不打价格战,我们直接免费。——雷军
79、价格歧视,就是研究如何尽量吃掉消费者剩余,同一件商品,如何让A付出30元,让B付出20元。核心在于:区隔消费者。
80、给机会成本低的人低价,给机会成本高的旅客定高价。
81、价钱,是商品的成本,到你心理价位中间的尺度,最终更接近哪一端,是一场有关定位、人群、心理等等的商业博弈。
82、如果说商业是一场战争,渠道就是地面部队,它的最高任务是堵门,用最优性价比,在一场又一场巷战中,抢占所有与消费者之间的触点,那么营销,就是空中部队,它的最高任务是洗脑,利用“国军节节败退,我军又下一城”的炮弹,全面攻占消费者大脑,写入“只能买我”四个字。
83、不能成为品类第一,就创造一个新品类。
84、有个对手,品类才成立,而且会共同教育市场,做大蛋糕。
85、定位,是一种基于消费者心智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86、饥饿营销就是,通过故意调低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高利润和提升品牌附加值的营销手段。
87、过度饥饿营销,会让消费者饿到冷静,觉得被愚弄,对品牌产生厌恶。
88、没能纵身一跃,把意见领袖喜欢的“有趣的科技”,变成普罗大众喜欢的“有用的产品”,是现象级产品昙花一现的真正原因。
89、只要有问题,哪怕是小问题,万众瞩目之下,都是大问题。大众的负面情绪已经被激活了。
90、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不是来自媒体,而是来自大众自身。
91、在一亿双眼睛下,用“撒硬谎”这样的手段危机公关,都是作死。
92、从你的产品里,找到一个有巨大说服力的、竞争对手不具备的、对消费者的好处。(独特销售主张)
93、虽然今天有20%的消费者习惯网上购物,而且越来越多,但毛细血管里依然有80%的消费者,习惯线下购物。收集这些流量,是深度分销的现实意义。
94、激励题到最后,都是数学题。
95、用新客户相对于老客户的比率,衡量是否不断扩大到新市场;用利润指标,衡量是否大出血式销售;用客户满意度,衡量是否只在乎短期利益;用销售人员流失率,衡量团队是否可持续经营。
96、只有适合当下的,科学的激励制度,才能把你的销售团队变成虎狼之师,但又不会误伤自己。
97、利用最新的科技和最有效的手段,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重新高效组合,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接触消费者。(全渠道营销)
98、社区商务,就是用距离上的“近”,来抗衡物流上的“快”,从而形成一道屏障,成为无法被互联网取代的商业风景
99、离消费者越近,越有竞争优势。
100、互联网在用信息对称加上高效物流的方式不断向零距离进攻,而线下商业在用更好的体验,死守最后一公里,并不断突围。
101、真正的零距离,是渠道的终极竞争。
转自微信公众号《刘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