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五点起床,吃完粥5:50下楼,坐上6:00的三路车,下车就赶上了6:20的四路车,6:50到班级。早上看了一会儿《改变教师习惯》书,准备数学课件。第一节数学课,孩子们学习《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积极性高,思维敏捷,能在课堂上彼此启迪学习效果较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着课件的演示,从端点的数量、延展性、能否测量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总结。解答问题时也能灵活的进行处理,今天的课堂上,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回答问题的人数剧增。课堂效率高,还完成了数学练习相关内容。
第二节语文课,继续学习语文园地。《日积月累》引导孩子能抓关键词以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词意,进而连词成句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通过积累4句名言再次感受到提问质疑的重要性。
中午,个别指导改作文。完成的、改好的作文进行第一次摘抄誊写,以下同学是先行者。

通过这两天的讲授和对文章结构安排的分析,孩子们的这次作文整体进步很大。吕思瑶的文章有较大进步,虽然凡事慢慢的,但她已经长大,也能够学会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张舒涵能够运用反复的方法描写“老虎爸爸”发威时大吼的样子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简工添的习作充满童趣,尤其是结尾与众不同,又满含深情给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高鹤源的文章满含真情实感,原来调皮鬼也有着细腻的感情,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心疼父母、体贴父母。刘鑫雨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的敬佩和崇拜。张晟宁对妈妈的观察是那样的细致,描写是那样细腻而不失幽默。于东洋爸爸的勤劳能干也让我们羡慕不已。普通而平凡的父母,每天默默为孩子们做的一切都已经印在孩子心中了。
透过孩子们的笔触,我仿佛走进了36个家庭,在他们的介绍下了解了各个家庭成员的爱好、性格、品格,走近了他们的生活也看到了每个人生活的不容易。
回忆关于这次习作教学的过程,感觉也经历了一次浪漫到精确的过程。第一天讲习作重点分享了绘本故事《我家是个动物园》,从绘本故事中找出本次作文的基本架构——每段要交代介绍的人物,他哪种动物,他们直接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对于孩子们写作的形式也没做过多要求,可以是像绘本故事那样图文结合的形式,也可以是常用的文字形式。只要写找到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并以一种动物的形式加以介绍就可以,重在写真实的感受。 第一次提交草稿,多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写作内容;但语言空洞没有生命力。在习作中选取几个相对来说好的文章,在班级内进行朗读;听后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找出优缺点。接着进入第二次习作讲解,针对着每一段落的写法进行细致指导, 提醒孩子们在介绍家庭成员时一定注意句式的变化,这样读起来会更加的生动。学生们再次修改。家庭的几个成员,要有重点的进行选择不要平均使用笔墨,要有详略的区分。第一次的习作讲解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在分享完绘本故事后,没有做过多的要求,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给他们充分的空间。第二次的习作讲解就有了专项的训练。关注到每一段的导入句式要有变化,写人物时既要有概括性的语句,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属于精确阶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