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次,我在路口等红绿灯。
一位爷爷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坐着小孙女,大约幼儿园小班吧,年龄很小。
他们也在等红绿灯。
因为是个很大的路口,等待时间有点长。
爷爷问: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小女孩糯糯地说:爷爷,我学会跳绳了。
爷爷说:能跳几个呀?
小女孩很自豪地说:我能跳3个了!
爷爷说:那你以后好好练习,下次多跳几个。
这样的情景,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听完爷爷的话之后,是什么感受呢?
02
今天分享一个超妙的说话方法:问答赞
来自书籍:《销售洗脑》
方法很简单:你先提出一个问题→对方会回答→这个时候,不要急着说话,你先赞美他一下→你再提出来一个问题→对方再回答……以此类推,循环往复。
因为这个知识点来自于一本讲销售的书籍,所以,它本身在销售的场合里使用的。
请大家想象一下,你现在是顾客,走到商场百货店。
销售员走上前,开始你们的对话(这是普通的对话版,没有“问答赞”):
这个销售员的做法有问题吗?
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是常规操作。
为什么呢?因为他要先了解客户需要什么,再给他推荐合适的商品。比如说孩子是16岁和26岁,肯定礼物不同。
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先通过提问向对方了解情况后,再出合适的建议。
但是,大家看完对话后,都会觉得“很干”。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使用“问答赞”之后的对话是怎样的效果呢?
大家可以仔细对比和感受一下,使用“问答赞”前后的不同。
如果你是顾客,你喜欢哪版呢?
后者更让你感到开心和喜悦,你在当天也更加容易挑选到一个喜欢的礼物,对吧~
03
在书籍中,虽然是把这个方法用在销售场合里。
其实,生活中处处皆可用。
例如,回到开场爷爷和小孙女的对话,可以这样用:
- 爷爷问: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 小女孩糯糯地说:爷爷,我学会跳绳了。
- 爷爷赞:哇,小宝贝真棒!又学到一项新本领!
- 爷爷继续问:现在能跳几个呀?
- 小女孩很自豪地说:我能跳3个了!
- 爷爷赞:一下子就学会了3个呀,宝贝太能干了!
- 爷爷问:那你下次你要跳几个呢?
- 小女孩:下次我要跳7个
- 爷爷赞:……
通过这样的对话后,想来小孙女一定会对“学习新技能”这事充满了斗志吧~
看精时力小伙伴们的学习日志:
精时力常年践行者@魔方<CuRubikbe>
问答,是我在沟通交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提出问题,对面回答,然后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就更像审查、考校、采访,反而过于正式,不易于近距离的接触沟通。
这也是我和一些不太熟悉的朋友第一次交流时候容易犯的问题。不过现在还好一些,虽然也是带有直男的色彩在交流当中。在网上,尤其是相亲交友这类的,专门有个词形容这种问答,“查户口”,令人极其反感,杀伤力仅次于“呵呵”二字。
当问答后面,加一个赞的环节,整个语境就会柔和许多,少了一些咄咄逼问的感觉,也给对方一个表达或者向对方提问的机会,这个问答赞,就很棒!
崔律答疑
有的小伙伴担心说:使用了话术,相当于使用了套路,会不会不真诚呀?
对此,请大家回看前面的例子:
- 当5岁的小孙女学会了跳绳这项新技能,是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呢?
- 一位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挑选生日礼物,是不是很暖呢?
- 得知有人要过16岁生日了,我们是不是可以送上生日祝福呢?
这些点赞的情感或祝福,本身已经存在我们的心中。
只是,按照中国人的说话喜欢,不太擅长表达。
通过“问答赞”的做法,只是帮助我们形成新的说话习惯,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仅此而已。
初心并没有变更哟~
结束语
今天你学到了一个小妙招,读完文章后,快快去实践吧~
搞定老公/老板/客户/爱人/孩子……
记得留言,写出你的故事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