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意识到自己,随大流,凑热闹的事情干的太多了,只不过当时不自知,还觉得自己还是很有上进心的。
现在想想,所谓的上进心大多也只是想想而已,没有太多的落实到心动上的实践。
这么多年(将近十年)以来,真正的实践也无非就是在写作、思考和投资三个方面。
持续写过很多天的成功日记,那应该算是自己最初开窍的时候,因为每天的日记,引导着自己每天提高工作效率,做更多有价值,利于成长的事情。
也因为要每天写日记,总是免不了要思考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文案怎么写,活动如何组织,人员咋联系等等。
同样因为这些实践,让我在资金积累方面有了一点点根基,进而在投资的时候逐步领悟到,投资不是凑热闹、随大流,而是要提前准备等待自己的机会到来,顺势而为。
毕竟在投资的过程中,熊市是常态,牛市只是偶尔的机会。那么在熊市积累筹码,在牛市变现落袋为安的基本思路没有问题。
差别就在于如何把这个思路落到实处,有的人采用所谓的量化交易,有的人则采取了定投。
可是因为标的物的选择不对,最终都免不了被套割肉的结局。
在无数次的实践交易过程之后,我意识到站在资金背后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持币坐等大事发生的耐心,二是入市前选定标的物的见识。
少了这两条,任何行动,都是凑热闹随大流瞎操心。
因为那些早有准备的筹码,在潮起之前早就准备了很久,潮起之时人家只是顺势而为落袋为安。
我们这些持续追踪热点,跟着凑热闹的散户,运气好的跟着捡个炮壳,运气不好就成了韭菜,被人收割一场。
这几年在股市中,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绝不割肉,另外一件就是持续记录自己的交易原因和方式。
绝不割肉让我有了不追涨杀跌的交易纪律,而持续的记录和复盘,则让我一次次看清楚自己到底是如何成为韭菜,被深套其中无法脱身的。
最终的收获就是一条,选准标的物是入市之前要做好的功课,没有这一条,所有的交易都是送人头,都是盲目入市,都是凑热闹。
那么对于瞎操心这件事的认识,将近 7 年的时间,也算是有点进步。
无论是对于陌生人,还是身边的亲人。再多的嘘寒问暖,都不如打笔巨款来得实惠。
当你能力不足的时候,遇到问题你只能问候一下。可是当你成长起来,再有问题你就可以真的伸出援手,帮助他解决问题。
所以,我虽然没有关闭微信的朋友圈,却已经很少后精力每天去经营打理,去弄一些点赞之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