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理论派,每当看到连岳公号中提到尽快在大城市买房"上车"的文章,都会激情澎湃。认为这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遇到实际情况,莫名就畏首畏尾起来。
从2012年起了"在省会城市置办小户型"的念头后,先后三五次因犹豫不决错过上车机会,直到全款变首付,开发区变郊区。
由于未对资金梳理,以为不可能拿下省会房产,2012年随大流买了小城郊区的房子,迟交不说,空置5年有余。让我瞠目结舌的是,分几次交的首付款,完全能够在省城热闹街区实现愿望。浑浑噩噩中错过第一趟车。转年,在其他朋友及时止损置换新房时,也因懒惰不愿操心,让财务持续缩水。
2014年,省会城市的朋友提到她家女儿幼儿园对面附近40平米的一楼,首付20万,催我借钱接手。当时刚倒腾完小城房产,手头现金不足,又觉得一楼潮湿,轻易放弃。
2015年,路过省城表妹家歇脚,提到对面正在盖的小户型首付十来万即可搞定,可算算月供小有压力,遂又做罢。
2016省城房价开始大涨,目瞪口呆的同时,兜里的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更没了咬牙跺脚的决心。回想起来,比现在便宜一半的价格,是那么友好⋯⋯
2017、18两年,身边本没有在省城定居想法的朋友,先后因机遇或工作调动纷纷快速置办了省城房产,这世界的变化,比我想象中要快的太多。
7年后的我,第N次将省城购房提上议事日程。可限购的政策,已经只能选择偏远郊区了。看中地段的大开发商优质楼盘,哪怕想砸锅卖铁供下来,却被薄薄的一纸户口挡在门外。销售代表看似礼貌实则略显轻蔑的眼神,为"上一辈子"行动力差导致千疮百孔的心,再扎上一刀。
亡羊补牢,希望犹未迟也。人生第6个七年落幕之际,循着长江新城的规划找到远郊地铁口楼盘。虽然发展形势和速度并不敢打保票,可交通便利条件--地铁口,吸引了我的目光。两天两次单程一个半小时赶路,小恬也忍受着晕车的痛苦执意一起面对,希望这一次的选择,能搭上城镇化发展的列车,实现投资理财的正向一步,为今后迈向美好生活,踏出稳稳的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