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忙,学习一直在路上。
今天分享三个笔记:
1.孔多塞悖论:假设有一个人,要面对A、B、C三种选择方案。他认为A比B要好,而B比C要好。即使我们没有直接问他更喜欢A还是C, 但是, 显而易见, 他更喜欢A。这叫偏好的传递性。
所以,人并非都是理性的,惯性的作业不容忽视。
所以,熟悉一个人,就熟悉了吗他的思维方式、思维惯性,对决策更有利。
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水平并非整齐划一,用统计学的术语讲,方差是很大的,有的很牛,有的很水。这就好比班上得了100分的孩子,其实水平不是一样的。有的孩子是拼命读书,而且运气好才考了100分,有的孩子是智力超常,学校教的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这个100分根本测试不出他的真实水平,但没有比100分更高的分数了。
好比,每次年级都说平均分班,实际是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学生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而且非常明显。
3.不得不承认,人是最会自我欺骗的物种。
人会迅速地靠直觉做出道德判断,决定我们道德判断的是情感上的反应,而非理性的推理。道德判断是快思考,理性推理是慢思考。道德推理的目的不过是事后找个理由,让人们说服自己,相信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对的。
结论:情感做决策。理性不过是情感的新闻发言人。不管情感做出多么糟糕的决策,理性都要想办法去赞美和诠释。
注意:人是长腿的,他们会流动。向往更多体验的人会聚集在大城市,而不喜欢冒险的人更愿意祥和的乡村生活。久而久之,人们会更多地和那些跟自己一样的人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