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梁
·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干姜今惟出临海、章安,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毕,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晒干,置瓮缸中,谓之酿也。

北宋·苏颂《本草图经》
生姜,生犍为山谷及荆州、扬州。令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为良。苗高二三尺,叶似箭竹叶而长,两两相对。苗青根黄,无花实。秋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汉州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曝之,令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弘景曰〕干姜今惟出临海、章安,数村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不能作干者,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
〔颂曰〕造法: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以汉、温、池州者为良。陶说乃汉州干姜法也。
〔时珍曰〕干姜以母姜造之。今江西、襄、均皆造,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故人呼为白姜,又曰均姜。凡入药并宜炮用。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
干姜用母姜晒干,以肉厚而白净,结实明亮如天麻者为良,故又名白姜。临海、章安、汉温、池州诸处皆能作之,今江西、浙江皆有,而三衢开化者佳。
《神农本经》只有干姜、生姜,而无炮姜,后人以干姜炮黑,谓之炮姜。《金匮要略》治肺痿,用甘草干姜汤,其干姜亦炮,是炮姜之用,仲祖其先之矣。
清·汪昂《本草备要》
母姜晒干者为干姜,炮黑为黑姜。
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
干姜
造法:取生者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晒干,置磁瓮中酿三日,紫色乃成。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将鲜姜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去皮晒干为干姜;将姜上所生之芽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其当年所生之姜为生姜。是以干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干姜老而生姜嫩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