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杂志》总编额推文,私人独呑属于勿上路额。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9068/8d6a29fa25fe62ee.jpg)
上海书评>文>毛尖
沈宏非狂批《繁华》摘要:
——《繁花》出了一个新版。金宇澄著,沈宏非批注,姜庆共排版。排版先生上封面,罕见,但也因此看得出,沈宏非的批注有多激情,搞得姜先生一会让朱色批注在墨色正文间横躺,一会又竖插一个对话框,夹批与侧批齐飞,段批共尾批一色,也算印刷史上无前例的文本。
当然,批注本的好看,还不在皮相。金宇澄不响,沈宏非狂批。沈爷不仅充分展现自己食神本色,遇到“菜泡饭“、虾籽鲞鱼、烂糊三鲜汤、糯米双酿团、“西湖莼菜羹”这样的地方美食,立马展现专业知识和个人权威,而且一手一脚提溜进汁水丰富的历史人文,比如拾玖章提到“走油蹄髈”,沈爷先讲了蹄髈做法,又补上花絮:"文革'后落实政策,世面上却无车无房可买~,只有猛吃,鱼翅、鲍鱼登场之前,‘走油蹄髈’、‘全鸡全鸭'一度成为发还抄家财物者‘报复社会'之首选~。
记住,这是摘要,对于上海人在吃额方面的方言,我想在书中描写了还要精彩,我就勿展开了,留点念想。接下来,摘一段我认为更加精彩的上海方言,尤其是对于我们五零后的女人来讲,是满满的回忆。因为,与穿着的服装有关。经过,沈宏非的加油加酱,确实比小说《繁花》,看起来有味道。
有关服装的摘要——小说第六章,梅瑞告诉康总,她妈终于离婚了,在家清理衣服,织锦缎棉袄,罩衫,横贡缎棉袄,灯芯绒裤子,卡其裤子,两用衫,春秋呢大衣,法兰绒短大衣,派克大衣,哔叽长裤,舍维尼长裤,中长纤维两用衫,朝阳格衬衫,泡泡纱裙子,腈纶开司米三翻领,湖绉荷叶滚边裙,蓝棠皮鞋,江青裙,列宁装等等等等,沈宏非都以饕餮的快乐,色色批注。看好了,“斜纹布西服装大翻领”,“中横布带一根,束起来显腰身”,“集各朝女服之大成'设计的开襟V字领连衫裙,裙下摆至小腿中部,有使其(如中山装)成为女性国服'之意”,而且,这些食色交融的批注和老金的原文辉映成趣,直接把《繁花》升格成了3D版。
梅瑞娘讽刺不会穿旗袍的女人,就是“酱油扎肉”,沈宏非就旁批一句:“条状五花肉,粽叶包裹,青稻草扎紧,以桂皮葱结茴香姜块等扎成香料包,一起入锅煮熟”,这团酱油扎肉于是立马色香味俱全。这些旁批,一边插图了被书中人物蔑视的乡巴子女人,一边,粽子形象也向这些女人伸出援手,毕竟,跟食物相似,挺温暖的。
摘要就此打住,否则,就叫抄袭了。其实,我是抄录,为了自己加强印象又能勿吃独食。现在微信群里的信息量特别多,以娱乐圈的八卦,隔夜旧闻为主;公众号的文章,以谈美食,旅游,琴、棋、书、画为主;巴金听了要“担惊受怕”的样板戏也登堂入室了,能见到“沈宏非狂批《繁华》”这样的好文,怎能勿一口气读完?沈宏非的上海闲话确实写了好,但是在老早、老早额辰光好像勿应该加吸引人们的眼球额。这使我想起了张爱玲的《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木心的《上海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