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自己

作者: 葛小婷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22:56 被阅读35次
来自谷歌

01

见过一个比喻,说上帝在造人时,用的是独一无二的模具。人们害怕和别人不一样,然后用了大众的模子又把自己重新印了一遍,最后,大家又成了一样的人。

看到这个比喻是在高一,当时觉得“做自己”是很自然的事情,难不成会有人愿意做别人。后来发现“做自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存在真的不是一个人。我们收到父母,朋友的影响,受到媒体,社会文化的影响。主流价值观会让个人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变得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当个人敢于挑战社会和权威,往往就会被口诛笔伐,就像是面对千军万马,孤军奋战一般。

升学,工作,成家,育儿,这些规定动作都是要完成的。而且还会有一些规定的标准,如果达不到,就会被讨伐。随后形成一种习惯,如果谁完不成就好像是军训时没有完成教官的规定动作,自然是要被惩罚的,完成的好,则会有很大的奖励。久而久之,可能大家已经忘记为什么要做这些。

我希望自己六十岁时再看自己现在写的文章,能说一句:“我见到了自己,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一直在一起。”

02

王家卫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瓦尔登湖》中说:“我不强求别人采取我的生活方式……但我盼望每个人都能非常清醒地去发现和追求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模仿他的父亲、母亲或者邻居。” 见天地和终生的目的,应该也是希望我们能超越自己的阶级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真正追寻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很喜欢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

住得了超五星酒店,也睡得了雪地里的帐篷。能穿着高跟鞋优雅的穿行于都市,也能背着几公斤的相机漫步世界。走过多少路,遇见多少人,最终你会看到自己,你慢慢解放包容你自己,你发现你的气质来自于发自内心对自己的热爱。

这句话是形容一个女生的,我觉得这样的女生活得很酷。因为了解自己,所以能和世界和睦相处。懂得走出生活的圈子,看到生命的可能。热爱确实有一种魔力。就像村上春树说:“不管全世界的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孩子打游戏,可以废寝忘食,有些男生看足球,可以通宵达旦。喜欢某样东西,就像男生某个女生,眼神里透出的光都不一样。

听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个女人一开始是理发的,但是理发的同时,因为喜欢写字,一直练字。后来别人看她字写得好看,就像她教自己家的孩子写字,慢慢地学员越来越多,最后她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开始全职教写字。每天拿着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种感觉一定很棒。

03

盖茨基金会中国的负责人李一诺说:“人就是这么一种动物,年轻的时候瞎着急,然后才慢慢找到自己。”年轻时,我们对照着社会的标准,如果达不到,就会给自己打个叉,看着满屏的叉,内心就会充满焦虑和纠结。为了以后的将来而着急。慢慢地才会发现,原来错误不在自己,而在于制定规则的人。然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悦纳自己,有耐心地等待自己长成自己的样子。

就像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描述的那样:

“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它让人心平气和,让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它让你谦卑,因为所有别人能带给你的,都成了惊喜,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们彼此可以对话。你还可以学习观察微小事物的变化,天气、季节、超市里的蔬菜价格、街上漂亮的小孩,你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我是说真正——打量它。”

    “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说,它是自由。”

当我经历过那种绝望,我开始打量生活,体会生活小幸福的能力突涨。开始关注美景,开始关注人情的美,开始关注生活中温暖的小细节。

04

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

在一百万年前,那时不光有我们的祖先,还有旁系的类人猿。有一种类人猿,他们拥有十分结实的牙齿,帮助他们去消化一些纤维很粗的球茎植物,所以他们不用去进行危险的觅食活动。人类却没有这些先天的优势,只能不断进行一些危险的冒险尝试,比如偷袭食肉性猛兽,和它们殊死搏斗。

之后,地球环境不断改变,球状植物大量减少,那种类人猿由于找不到充足的食物而逐渐消失最后走到今天的是本来先天条件并不占优势的人类,并且发展壮大了起来。 我想说的最后解说员点评的一句话,非常的经典:他们的消亡不是因为失败太多,而是因为尝试太少。

找到自己应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我们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外部的标签把内心的自我团团贴住,密不透风。阻碍着我们见到真正的自我。

现在父母都希望孩子稳定,恨不得毕业就能看到孩子退休的状态,正是这样殷切希望,我们少了很多探索自己的机会,做选择也变得畏手畏脚。

相关文章

  • 见心,见自己

    焦虑、困难 放下?放不下 绕开? 怎么绕? 情绪层: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想法? 下一层:认知 再底层:本心,...

  • 见他人,见自己

    周四中午去图书馆还书,书架新书展《时间看得见》赫然映入眼帘。对于趁早品牌创始人王潇,我之前有一定的了解,这本书是她...

  • 见自己,见众生

    终于读完蒋勋老师用四年讲完的《蒋勋细说红楼梦》,最喜欢的一本书。 断断续续两个多月,66个小时,298条笔记,听蒋...

  • 见自己,见众生

    当你觉得生活压抑,无处释放的时候 停下手上的工作吧,想一想, 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人, 正在经历你想象不到的贫困...

  • 见自己,见他人

    当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是处于见他人的状态。我们在一切事情上只想着别人,无论对和错,我们都会认为是别人的错。当...

  • 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朋友,无论关系再好,他们也只能给你一些简单的安慰和鼓励,真正可以懂你的人,只有自己所以,我们不必苛求,人人...

  • 见自己,见他人,见众生

    商业,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职场,是我们与公司和他人的关系;个人,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认知升级,归根结底要从自己出发...

  • 见山见海见自己

    昨晚一口气看完了韩剧精简版《人生是第一次》,关于探讨爱情的,没有想到结束都凌晨一点了,到这个点,也是没谁了。素日很...

  • 见山,见海,见自己

    正月初三,天气晴。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今天徒步出行。 昨天看电影前,买了些零食,饮料。因为这山海步道全长20多公...

  • 见自己

    透过今天上午的分享,每个故事的呈现,事情后面的真相,为何这么做,为何这么说。 照见自己本身,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tz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