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出行》,一看标题,你可能最先想起的是康熙、乾隆等等清朝皇帝。
特别是看过邵氏电影的《乾隆下江南》,或者是系列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还能说出好些体现皇上亲自体恤民情、勤政爱民的经典桥段。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这几位清朝皇帝虽然的确喜欢出外巡察,但却没有多少微服私访的记录;
特别是康熙,还曾留下一段批评微服私访的话,认为天下的人早就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了,自己也不需要靠悄悄暗访民间才能了解天下大事,所以“此等事,朕断不行”。
而乾隆下江南,那更是典型的大操大办。
而从历史上来看,大多数古代皇帝微服私访的案例,都不是为了了解民情,而是为了寻欢作乐。
现在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微服私访故事,大多来源于民间流传的野史、评书等等。
不过,今天讲的微服出行不是评书,而是一段有着真实记录的历史,而且还真发生在乾隆时代,只不过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主角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约瑟夫二世。
这个约瑟夫,小乾隆三十岁,却比乾隆早死九年,1741年出生,二十五岁当上皇帝,五十岁不到就去世了。
他不但喜欢旅游,统治期间的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路上,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微服出行,为此还有一个专用化名。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微服私访,和历史上那些出宫快活的君王不同,真的是为了到一线调查,亲自了解民间疾苦。
约瑟夫贵为皇帝,他的每次出行还是会留下很多文献记录,包括自己出行安排的地图、沿途驿站的记录、准备随行物资的清单等等。
作者莫妮卡·切尔宁就是利用这些材料,在书中还原了其中9次约瑟夫最重要的旅程。
切尔宁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历史学家,而是奥地利知名的作家和电影制作人,还是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曾经拍摄过约瑟夫二世的母亲、著名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茜娅的传记片。
在她的笔下,这些材料变成了富有镜头感的有趣故事,同时,她也用电影人特有的视角,深入剖析了约瑟夫二世在当时环境中的内心所感所想。
约瑟夫二世为什么这么喜欢微服私访?
这就要说一个讲启蒙运动时经常会提到的词,“开明专制”,约瑟夫二世就被称为“欧洲历史上最完美的开明统治者”,代表了欧洲近代君主的转变。
约瑟夫二世可以说是把“开明”和“专制”两件事都做到了极致,他既认为神圣罗马帝国必须进行彻底改变,也自信地认为自己是整个帝国唯一能信任的救星。
约瑟夫二世从小接受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登基以后也身体力行地推行一系列超前的变革,比如废除农奴制、强化官僚体制等等。
而他一次次地微服出行,就是为了能够绕开繁文缛节,和底层民众直接交流,亲身体验帝国臣民的真实生活。
和他同一时代的乾隆,都爱出巡,但目的却截然不同,而他们统治下的两个国度逐渐走上不同道路。
约瑟夫二世不能不说是超前于自己的时代,但也被困于自己的时代,因此更值得我们再去细看,到底他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