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好,我叫小伊,是一名普通的幼师。
无意间看见整个幼儿园孩子检查视力的汇总表,惊讶地发现好多孩子近视了,甚至是小班的孩子们。
除了可能无法避免的遗传外,不用我说,各位也一定知道。手机,电脑,平板等各种电字产品成为了“罪魁祸首”。
是啊,时代,正在迅猛地发展,速度之快难以想象,许多人为它津津乐道。 趁着孩子们在午睡,我望了望窗外的大型户外玩具和室内各式各样的玩具以及材料。一个可怕以至于我不敢想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会不会有一天,孩子们连玩这些玩具和材料的兴趣都没有了?
我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在我们父辈的年代,没有什么网瘾一说,虽然信息要好久地传递,可那书信的真情淳朴却胜过现在隔着屏幕的字符。到我这一代,高中大学开始有了智能手机,有了琳琅满目的游戏,网络也越来越发达。而到现在的孩子们,下到两三岁,玩起手机的娴熟样子令我吃惊。上到成年人,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王者荣耀吃鸡随处可见。
作为幼儿教师,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长时间盯着手机一类产品看,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举个例子,你和他面对面说话,可能他都不能看着你,眼睛是到处看的,更别提眼睛是不是有神了。不文明的游戏术语在嘴边成了通用的普通话。
截止2020年6月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近视的人群已近4亿,近视发生率为33%,已经达到世界平版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的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率则高达50%至60%,且现在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小龄化。
如果说,百年前的鸦片是对于人性腐化,国之不国的慢慢侵略。那么,现在我们所看到电子产品,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或许将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侵略,危害不逊于鸦片。
这不是危言耸听,继续按着这样的事态发展,恐怕只会是时间问题。
那么罪魁祸首就是这些电子产品吗?不,是我们,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思,甚至是在埋怨这些事情的家长们。
我看见过嫌麻烦,为了轻松,随手丢一个手机给孩子的家长。是啊,孩子是安静了,你现在舒服点,之后你后悔的日子怕是更多了,你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甚至是年轻的父母自己贪玩的心都无法收回,作为成年人的自制力都差强人意,更别说他们教育下的孩子了,还有他们孩子的孩子呢?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能改变的便是作为家长的自己,下面我想简单的说几句我的想法。
一:有严格合理的规则制度
严格不同于严厉,即达到某件事的要求准则。简单的说,假设规定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是半个小时,那么就是半个小时。且不管是父母,或是祖辈,都要一致地遵守,共同去给孩子这样严格的规则制度。时间可以根据孩子的岁数进行合理地制定。
二:榜样和氛围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你自身都无法做到自制力,那么也无法有效地约束孩子。同样,你是希望吃完饭后,一家人可以互相聊天说着生活趣事,还是每人一部手机,低头在沙发上做着自己的事情。虽然坐在一起,却形同虚设。你自己从不看书,干嘛骂着孩子让他看书。你自己24小时手机不离身,干嘛骂他只知道看手机。不同的氛围环境,也同样给孩子不同的感觉。毕生说过,给了一些差不多的人,我带他们去不同的环境,可以将他们培养成律师、医生、小偷、银行家等等。这里,足见环境的重要性。
三:户外活动和兴趣爱好
我们都知道东西放久了会发霉,人也是一样,一直在家,身心同样容易发霉。先说说体育,曾看过一组数据,每年我国的体育生中,患抑郁症和近视的孩子是极少的,远低于平均水平。在阳光下的运动,不但教会孩子体育技能的同时,也带给孩子合作、勇敢、自信;而在家玩手机则是相对单人的行为。其他的良好的爱好也与体育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孩子不该是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电子产品,发展其他方面的内容都有助于孩子不会把所有注意力都专注于游戏,甚至他自己可能都不会再要去玩手机了。
四: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孩子小,看书有啥看得懂?选择的书也是动画产业居多。这里我推荐中外比较好的绘本供孩子阅读,如: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勇气等等。行为是潜移默化的,静待花开,坚持很难,结果却很棒。同时为往后的日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对电子产品的正确认识
在这,我主要讲一下对于游戏的正确认识。游戏,对于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是有帮助的。但有些,无脑充钱的游戏,就百害无益了。新闻里,孩子为游戏充值大量的钱和打赏屡见不鲜。我们在看到问题的表面时,更要去想想后面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在有益的游戏中学会帮助和分享,而不是谁谁谁更厉害的无聊问题。
真的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们能看到,好好想想这些问题。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愿能现在开始不再被电子产品所束缚,开启自己美好的人生。
我们都不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们,满心都是手机。对于其他再无任何兴趣,那么,这样的电子产品又和鸦片有什么区别?
我倡议,从我们自己开始,从家人开始,从朋友开始,为我们的孩子留下更好的生活,别让我们孩子的孩子们和后代们变成一个个电子产品下麻木的灵魂,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