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极简主义者之后,做家务的时间大幅减少,······也不会因为谁来做家务而争吵,更不会因为房间杂乱而慢慢积累烦躁与压力,和丈夫吵架的次数明显变少了。——富美,手账博主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94607/e51b83fcdd361199.jpg)
以前也看过一些生活方式类的书,关于“断舍离”的、关于收纳的等等,但极少看极简主义生活方面的书。主要是自己不太崇尚极简主义。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却让我对极简主义生活和那些执行者有了很大的改观。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是由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随机采访了10位极简生活居者而成的书籍。这些极简主义生活者当中,有家庭主妇、普通公司职员,也有极简主义的博主、时尚买手等等。
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是来自日本的编辑研究会,专注于研究有特色的极简生活方式,致力把实用、有效的收纳技巧带给广大读者,让每一个人都能将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书里包括了这10个家庭的空间照片、室内布置,也有10位极简生活者的个人访谈。照片和文字,亦如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方式一样,简洁平和。
他们往往不是刻意成为极简生活者的,多是因为某个生命中的契机;他们尊重每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上。
01 不刻意追求
在他们的访谈中,我特别喜欢看“他们是如何转变为极简主义生活者”这部分内容,因为这种转变非常有趣。
以前的小荻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极简主义生活者”。她说,那时候光书就有五六百本,衣服更是可以堆成一座小山。而带给她转变的契机是,她离婚了,需要搬离原来的住处,来帮忙的父亲只开了一辆小轿车,所以第一次一口气扔掉了很多东西。
我绝不是因为喜欢没有东西的生活才进行“断舍离”的。······是在对当下拥有的究竟是必需品还是无用品进行识别之后,自然形成了现在的生活状态。
不只是小荻,书中好几位受访者都说,他们之前的生活和极简主义完全搭不上边。他们是不善收纳盒整理的人,是喜欢买买买的囤物狂人。在看这些受访者过去生活的时候,也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倒不是因为想要,有时单纯是因为打折便宜就到处搜罗,我想这可能也是想证明“自己买得起”的虚荣心在作祟。——仓田真希子
这些极简主义生活者,大概也是在生活中,慢慢找寻适合自己的生活理念,改变着自己。猛然回头,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开始了极简生活。
02 不强求他人
我不喜欢在家里囤积很多物品,但绝不会强求丈夫和两个孩子也这样做。这种做法太过专制蛮横,如果总是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生活的话,总有一天家人也会变得不开心。——阪口优子,两个孩子的母亲,收纳专家
读到这段话之后,觉得书名取得很妙。《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是的,只是“我选择”,代表了个人意愿,既不强求别人,也不大力鼓吹。
生活方式本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吧,有的只是适合自己当下。
比如,这次整理秋冬季衣服的时候,我没有“染指”老公的衣物,只是把他冬天的衣服拿了出来,然后默默说了一句“现在,不仅是鞋子,你的衣服也比我的多了”。
换做以前,我大概会给他理出一堆他没怎么穿过或者我觉得不好看的衣服,再“苦口婆心”的劝他把这些衣服处理掉。他表面倒是没什么怨言,大概心里会觉得我有些麻烦吧。
我的衣服真的比他的少了吗?关于这个,我也在书中学了一招,买两个人可以共用的,包包、帽子、短袖、卫衣、外套等等;这样你大概就多拥有了半个衣柜。
03 不随波逐流
堆积的东西越多,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去管理这些事物,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看起来貌似过得随心所欲,但实际上难道不是被事物支配、控制了吗?——肘,在职证券人
我大概是属于那种兴趣比较广泛,但又“三分钟热度”的人。我玩过拼豆、胶带、印章、钢笔、手账本子等等,现在的兴趣大概是“买书”。不可避免的,每个兴趣都会在前期购入大量东西,再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再然后可能就是退坑。
那些遗留下来的东西,我总舍不得处理,想着总还有机会再“玩”一次的吧。但机会一直没有来,我对那些物品便只能心生牵挂。而且,一旦有了空闲时间,会反而不知道要玩哪个。
东西多了,打扫和整理也是一个大工程。不打扫不整理,自己觉得“脏乱差”,看着心烦;如果定期打扫整理,便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现在,我们都会说“要注意时间成本”,但我以前不曾想到是,极简主义生活也可以是一种获得更多时间的方式。
很喜欢一句话,大意是:我可以浪费时间,但不可惜浪费生命,所以我要把时间浪费在能让我开心的事物上。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中,受访者们讲述自己如何开始极简生活,以及这样的生活给他们带来的一些改变和成长。他们心态平和,物欲低;他们表达自己的生活理念,也其他的生活方式。
我想,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是通过了解别人的生活方式去反思自己。希望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当下的那种生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