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后,猛然发现《白鹿原》与我同岁,初稿成于1989年,马上也将至而立。惭愧这么一本鸿篇巨著到现在才完整一阅,要不是前段时间张嘉译主演的电视剧火了一把,家里这本原著还不知道被遗忘到什么时候……
满清灭亡、民国新立、蒋家覆灭、人民当家,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风起云涌,如果说这50年中有什么能让人觉得有那么一丝的光明,也只有那只不时出现的通体如雪的白鹿了吧。
白嘉轩,白鹿两姓的精神支柱,完全封建主义熏陶下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六娶六丧,自以为通过骗得“风水宝地”改变了运势,虽然也有过种植罂粟的污点,但也能及时勒马。白嘉轩是一个好人,他作为族长为整个白鹿家族呕心沥血,修祠堂、编《乡约》、送孩子们接受启蒙教育,全心全意要让族系融洽、传统、有规矩地发展下去。不管后来的风云变幻、王旗更迭,白嘉轩奉行的仍然是他的族规族律,“婊子”要惩、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要惩,就算被打佝偻了腰,他的头也永远不会低下去。
鹿子霖,地位上仅次于白嘉轩,经济上有时更胜一筹,一生都在看似正直的外表下鬼鬼祟祟,时刻准备着捅白嘉轩的刀子。偷鸡摸狗睡小娥,暗度陈仓害孝文,好色成性、不择手段,不同于白家先人日积月累只进不出本本分分的攒铜子儿,鹿家的先人们有着闯荡江湖“卖身学艺”的历史,不同于白家先人发达以后对仇人一笑置之的和和气气,鹿家有着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江湖气息。在传统思想熏陶下长大的鹿子霖注定抹不去鹿家几代人惺惺相传的基因。鹿子霖的真正灵魂在他的生命中一直是被虚伪掩盖的,所以最后的结局是永远丢失。
两大家族各自的传统也体现在了他们的下一代上。孝文孝武被白嘉轩禁锢在家中,怀抱继承族长的使命,走上了与父亲相同的道路;兆鹏兆海先他们一步进入了西式学堂,进而汇入了革命的汪洋大海。讽刺的是,白嘉轩最疼爱的小女儿白灵日后却成为了最虔诚的革命者,成为了白鹿原上写信退婚的第一女,这成了白嘉轩永远的痛,直到白灵死的那天,白鹿的出现给白嘉轩带来了某些感应,可能也带来了白嘉轩对于时代变迁的一丝觉醒。
黑娃姓鹿,但是从小在白家过活儿,尽管有父亲鹿三不时的白式教育,但骨子里仍然流着鹿家的血。他带来了小娥,干起了革命,当了土匪,又成了国民党保安团的营长,起义成功成为了共产党的副县长,最后倒在了白孝文的陷害之下。黑娃不是主人公,但却是著作中最鲜活的人物,像极了金庸笔下的侠客,这些人往往从小对世事怀有叛逆心理,往往勤勤恳恳聪慧过人,往往会被操蛋的时代逼良为娼,往往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很清晰的判断,往往随着人生的历练趋于大成。倒是白孝文,一个也经历过大起大落是非曲折的白家人,最后成了又一个肮脏卑鄙的鹿子霖,只能说他生来就不是大侠。
物理学上有个熵的概念,说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介入,熵值会越来越大,简言之就是里面会越来越混乱。就像白鹿原,几千年来偏居一隅,对大多数村民来说最繁华的地方是白鹿镇,偶尔有去过省城的人回来可以吹嘘很久,这样的环境难免会使得原上在表面的风平浪静中越来越混沌无序,各家争斗越来越激烈,斗争的手段愈加炉火纯青,要不然,吃饱喝足以后的人们还能干什么呢?白嘉轩说白鹿原的人口从来就没有过千,一到那个坎儿就会有大事件降临让原上元气大伤,人们重新团结起来共建家园,再渐渐进入家长里短嚼舌根的争锋时刻。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不断重复的篇章。
时代洪流滚滚,封建堡垒坚如白鹿原也不得不在物理上被一次次摧毁,但是千百年来,农民们的需求是很简单的,能有一点尊严能有一口饭吃也就满足了,至于满足以后的犯贱撒欢跟生存比起来其实并不算是大事。
书中作为bug存在的朱老先生为后世的红卫小将们准备了一副对联: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折腾到何日为止。可是朱先生可能一辈子也没能算出,为什么不折腾就这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