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教育心理学-尼·德·列维托夫

儿童教育心理学-尼·德·列维托夫

作者: 柳柳酱er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5:36 被阅读0次

    Chapter3

    未满一岁儿童的心理发展:呼吸频率快,肌肉骨骼都不够发达和结实,神经系统慢慢发展起来,游戏因素,前语言时期。学会行走和掌握初步的说话能力,为后期发展做准备的阶段。

    一岁到三岁儿童的发展:身体发育、运动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大概一岁半,大多儿童能独立行走,再是语言方面巨大的进步。成人不应当抑制儿童要爬、要跳、要够幸福的意向,免得减弱儿童对动作的需要。两岁以后学习独立吃饭,两岁半以后才能够有意识地绘画。三岁学会洗脸和穿衣服等。义务感情感的萌芽。

    学龄前期的儿童(三岁到七岁):包括学前初期(三至四岁)+学前中期(五岁)+学前晚期(六至七岁)。各种认识过程(包括知觉、认识、思维和创造性想象)都发展的很快,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开始萌芽。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它是学前儿童的智力、道德、美感发展和身体发育的最重要的手段。游戏不仅要反映现实生活,也反映儿童对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以及掌握各种必要的技能技巧的深刻需要。根据德智体美的目的,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能力,趣味和意向),对游戏进行正确的教育指导,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初期不能区分开游戏和学习活动,想把任务变成游戏。中期能区别游戏活动和学习,但是主要仍然以游戏形式获得知识。晚期更清楚地区分劳动和游戏,重视劳动成果,重视获得知识和技能。

         学前期儿童思维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观察的重要性。前期时候思维和具体情境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生活经验和与成人交往的扩大,儿童渐渐要求自己的思维摆脱具体情境的限制。薄弱的想象力,当然到了学前晚期,这种薄弱方面显著减少,想象开始脱离儿童的直接活动而相对独立,能把自己想象成远方的旅行家等。学前儿童特别喜欢童话。

        通过适当的游戏、作业和劳动,可以做好学生学习的意志准备,做好学生的入学准备。

    Chapter4

    section1:掌握教材的心理成分包括

    1)学生的自觉的学习态度。表现在注意、兴趣和准备付出克服困难所必需的意志力方面。

    2)直接的感性的了解教材的过程即感觉、知觉和观察的过程。(具体,形象与鲜明)

    3)思维。即思考即内在联想。

    4)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比如说记住主旨记住具体事例。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教学内容对注意、观察力、思维、记忆、想象等的不同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只有通过系统地复习来巩固,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Chapter5 技能和技巧的形成

    技巧可分为:1)学习的技能技巧 2)生产的技能技巧 3)卫生的技巧 4)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巧 5)行为的技巧

    在形成技能技巧时重要的因素有:要取得的结果;达到结果的方式方法;实践;注意;创新性活动等。

    技巧就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技能。

    Chapter6 德育的心理学问题

    Chapter7 学龄儿童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低年级学生的心理

    一,

    儿童的入学准备程度可以参考三方面:1)身体发育方面。骨骼系统大大坚固但未完全骨化;肌肉组织和肌力显著发达但较容易疲乏;心脑血管系统还不够发达;大脑机能继续完善。2)心理发展方面。养成自觉的学习态度&对学业和学校的热爱是重要条件。3)掌握某些初步知识、技能和技巧方面。

    低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活动:

    首先是读写算的技巧。培养仔细观察、正确识记、思维等的技能技巧。养成学习倾向+负责的学习态度+正确动机的加强。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直观性、具体性和感受性很强。(因为教材往往醒目有趣和生动,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较好)。知觉比较肤浅,注意不太稳定且不随意注意占据优势。但老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思维的发展、知识组织力。同时发展学生概括分析和综合对象的特征以及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当然,思维发展同语言发展不可分割。要大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童话和寓言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

    德育联系生活案例与图画等。童话和寓言对低年级学生的德育也有一定作用。

    二、低年级学生的游戏和劳动

    1)游戏在学龄初期儿童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游戏是劳动的准备,创造精神的表现,力量和能力的锻炼,是一种娱乐,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但这时候的游戏相对于学前期儿童来说有更大的目的性和组织性,注意力集中在游戏效果上,同时也多了竞赛的成分。低年级-活动性游戏,小学高年级-体育性游戏。

    教师在指导游戏中要防止学生胡闹或负担过重,同时不要压制儿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

    2)这里的劳动是指有目的的活动,即儿童在手工课和家庭中获得的劳动技能和技巧。要注意培养他们自我服务(eg.自己穿衣拿书包脱衣服等)所需的各类技巧。在不妨碍学习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尽早开始参加家庭劳动。还有校外劳动。劳动可以培养责任感 道德感(自发帮爷爷奶奶干活)等。

    3)学龄初期学生在集体中

    在良好的学生集体中,培养着学生尊重舆论和准备为集体或个别同学而牺牲个人利益。发展儿童不但要向教师负责而且要向班集体负责的情感,要激发学生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活动。低年级学生的社会倾向性也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集体的形式形成的。但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大部分放在执行自己的学生义务上面,很少考虑互助,感觉不到班是一个集体。在二年级,出现了友爱互助形式,不仅看个人成绩也看重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到三四年级因为大多加入了少先队,集体主义情感和尊重舆论得到加强和巩固,关注个别行为也关注道德品质。同时认为班集体的名誉很重要。

    4)情绪和意志活动的范围。个性形成的特征。

    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判断包含着情绪。他们也不会隐藏和抑制自己的情绪。同时,情绪状态易感但也短暂不深刻(前秒哈哈大笑后一秒可能嚎啕大哭)。情绪还没有作为个性特征巩固下来。

    学校要培养儿童的高尚情感。1)首先是道德情感。经验证明儿童在低年级就能体验到爱国主义的情感,这种爱国主义可以发展儿童对祖国的义务感。2)求知欲,注意培养其爱好学习的情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挫折和成就。3)对自然界和艺术作品的美感。审美观审美兴趣等。4)意志特征的培养: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坚定性;自制力;

    课堂制度的重要性&正确评定学生的答案&学习与活动互相交替&学龄初期的儿童喜欢模仿&神经系统的巨大可塑性。

    虽然第一信号系统在低年级学生的活动中有很大作用,但不能忽视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经过小学的学习,儿童的神经活动类型略有改变,他们的性格开始形成。

    第二节:少年的心理特征

    少年期的发展条件:

    这是一个负责而又具有很多矛盾的生活时期(11.12岁-14.15岁)

    学习更为重要 独立工作比重大大增加。对独立性的意向可产生些良好结果,比如说责任感的提高、创造和主动精神的发扬等,但也要注意少年对独立性的误解和过分渴望。

    同时,少年期发生重大的生物学上的变化,包括肌力的坚固、工作能力的加强、性成熟等。(男孩性发育通常比女孩晚两年)。

    但是要避免认为少年期必然具有特殊的抗拒教育神经过敏行为粗野等,而应该去积极引导少年。

    少年已经不是小孩子,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积极性,非常渴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必须给予其引导以便其正确发展。

    少年个性的倾向

    A. 少年的兴趣和理想

    兴趣比小学生有了更大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少年的巨大积极性,准备掌握感到有趣的各种知识的决心是少年兴趣的特点。认识与兴趣的全面扩大和深入也是少年期的特点。少年对幻想对各种运动都抱有很大的兴趣。但,少年的兴趣过于广泛也会分散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从中找到少年某些主要的、中心的、符合学校任务的兴趣。

    情节复杂、内容生动、描写斗争和惊险场面的文艺作品是少年最喜爱的书籍。也喜欢看电影。

    B. 少年的情绪生活

    首先是少年的活泼愉快和精神奋发,但也证明了他们不善于自制和无力自我监督、过分冲动等。

    少年教育工作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善于引导他们的情绪和指导他们的情绪生活。

    C 少年在集体中

    少年的集体主义情感和同志感大大加强。 更关心和自觉地对待集体的舆论

    同学关系更稳定且有一定的要求。

    少年自觉性更高,自我意识的发展,会分析自己一些行为。少年的自我评估不一定客观 对别人比对自己更有批判力

    少年开始对世界观产生要求,但是是希望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世界观问题得到回答。

    由于少年自觉性大有提高且表现出自我教育的要求,那么老师应当思考如何使学生养成自我说服、自我指示、自我禁止等一系列自我教育的方式。

    D 少年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

    少年的果断性、大胆、独立性和主动精神等意志特征比低年级学生大为发展,他们愿意迅速地开始行动,总是希望自己成为独立又有主动精神的人。他们既有使成人感到惊奇的成熟和判断思考能力,也有可能表现出儿童的幼稚和天真。

    但他们有时不一定正确地理解意志特征,混淆执拗和坚定。也可能表现出意志缺点的个别表现,比如说缺乏坚毅精神、刻薄、不能抑制自己的情感等。少年渴望独立和学习成人的意向,所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引导与监督都很重要。有人认为在妥善对待少年的情况下,少年是施加教育影响的最好的对象。

    要了解少年已经提高了的自觉性和有目的的积极性,以及他们渴望在某种需要努力和斗争的有趣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意向,但同时不能高估他们,要给予一定的引导与监督。

    少年主要活动的心理鉴定

    少年期的学习

    少年自觉的学习态度显著加强,在学习中遵循的是社会方面的动机,对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也产生某种强烈的兴趣,比如说踢球下棋等。 老师要注意引导避免学生荒废学业。(以自己的知识、生动讲授、道德品质和意志力在少年面前树立威信的老师很受爱戴)

    少年的理解力提高,对知识的论证和根据的要求也提高了。他们不论在抽象和概括过程方面或者具体化、例证解释概念方面都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是在整个少年期逐渐取得的。

    独立性、对知识的运用要去努力培养。

    少年生活中的劳动

    少年对脑力和体力技巧相结合的劳动很积极。他们喜欢集体劳动,特别喜欢和成人一起劳动。集体劳动在少年的教育工作中有重大的作用,且利于形成少年的道德品质。

    少年的游戏

    机敏、定向、大胆和竞赛一般占首要地位。游戏也更稳定。且少年对各种游戏的个人兴趣也有了一定的稳定性。父母与老师要注意监督引导,防止学生不善于合理的分配游戏和学习时间。

    第三节. 高年级学生的心理

    学龄晚期儿童(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的发展条件

    这一时期也可称为青年初期,此时童年少年的特征跟青年和一部分成人所固有的特征进行着特殊的斗争。

    此时学生的身体发育已接近成人的身体发育,大多数学生的性成熟已经完成,肌肉力量增加,身体的工作能力提高,发育速度减慢。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已经发育完全,但它们的机能仍在发展。

    青年学生在家庭的地位更重要了,高年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这一年龄时期主要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自我意识、性格和决定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

    高年级学生智力活动的特点

    学习和劳动成了学生生活兴趣的中心,他们比少年更清楚了解毕业成绩优秀的社会意义。

    青年学生已经能够自觉的对某一门科学表示自己的兴趣,但也有对待学习不够自觉的。学校要使学生养成原则性、自觉的目的性和责任感。高年级学生更眷恋和爱护母校。

    随着青年的进步,他们的智力发展和智力工作能力(包括锻炼智慧和陶冶个性)也有很大的提高。要大大发展青年的观察力。记忆发展,尤其是减少的机械记忆。青年的暂时联系的系统性也提高了,青年的思维比少年更有组织更有根据更加连贯。青年的思想深度更深了,表现出智慧的灵活性。青年的语言发展,总是希望用优美的表达形式。青年的想象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更多是再造性想象,常常不脱离现实。在男女青年的智力发展条件中,阅读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年级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

    青年期是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学生的道德自觉心的发展与世界观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

    高年级学生在集体中。

    青年集体中的学生已经形成比少年更稳定自觉的观点和性格,也加强了批判的态度,提高了评定集体的标准,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对班集体、学校和祖国的人义务。

    青年的创造和友谊

    通过有趣的共同活动,通过习惯,通过朋友的个人品德,基于某一方面的相同或对立,出于理性的动机等而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青年非常需要朋友。爱情体验也是青年期的特点。

    高年级学生性格的形成

    到了青年期,性格有了巨大的稳定性。同时性格也是在克服重大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首先,青年的个性倾向表现为明显而稳固的明确目标。同时青年初期的社会倾向性往往把天真同高度的原则性结合起来。重视自己。

    两种性格特征:敢想敢干和浪漫情调。他们与少年不同,最喜欢通过概括形象来体现思想而很少用具体形象。但敢想敢干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学生盲目冲动急于求成。而浪漫情调也不代表着过度幻想而是指发挥青年的奋发精神和活力,维持严格要求自己和同情他人的精神。

    在青年期,果断性、大胆和主动精神等意志活动的特征表现也与少年不同。青年学生能较仔细的考虑事实,少了急躁和慌张,很少有“傻勇”的表现。青年的勇敢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组织性&更好的控制性

    青年也更能进行自我教育。

    但是青年初期不一定能把上述意志特征坚持到底,所以高年级的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特征,使其不良性格特征不再发展。

    chapter8

    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性形成的家庭和学校条件

    2)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可包括神经活动的类型:忍受强刺激物的能力、神经活动的平衡&灵活性;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3)学生的倾向(即兴趣、情感和理想)

    4)学生的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

    5)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的范围

    6)学生的道德面貌

    教育机智

    对学生个性的深刻注意&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学生的爱护同情与善意

    以集体为背景来理解学生的个性,并且运用教育机智,可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利的个别教导措施。

    Chapter9 苏维埃教师的人格及其威信的形成

    教育能力

    1)向儿童传授知识,要具有简明扼要而又生动地讲述教材的能力。2)理解学生(理解儿童的个性和教师必要的观察力)3)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4)教师及时运用必要的教导措施的机敏性或迅速而准确的定向能力。5)组织能力。

    教师的意志特征(目的性,坚定性,善于控制情感情绪,耐心)

    苏维埃教师的威信及其形成的途径

    要指出教师的头几堂课和跟班上学生的初次见面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给学生留下的最初印象往往是非常强烈的。(镇静且热情)

    *要被兒童看成有趣的不可缺少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教育心理学-尼·德·列维托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yo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