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到TCP和UDP是属于网络层的协议,Socket是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本篇现在来了解一下常用的两个应用层协议:HTTP和WebSocket。
1. HTTP
1.1 简介
HTTP协议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是用于从万维网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
HTTP协议工作于客户端-服务端架构为上。浏览器作为HTTP客户端通过URL向HTTP服务端即WEB服务器发送所有请求。Web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后,向客户端发送响应信息。
1.2 主要特点
1、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2、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3.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4.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5、支持B/S及C/S模式。
1.3 消息请求Request
客户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包括以下格式:
请求行(request line)、请求头部(header)、空行和请求数据四个部分组成。
POST / HTTP1.1
Host:www.wrox.com
User-Agent: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0.04506.648; .NET CLR 3.5.21022)
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ntent-Length:40
Connection: Keep-Alive
name=Professional%20Ajax&publisher=Wiley
请求行:用来说明请求方法,要访问的资源以及所使用的HTTP版本.
请求头:紧接着请求行(即第一行)之后的部分,用来说明服务器要使用的附加信息,详情见下图。
空行:请求头部后面的空行是必须的,即使第四部分的请求数据为空,也必须有空行。
请求数据:请求数据也叫主体,可以添加任意的其他数据。
请求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709/af965265be59e72f.png)
请求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709/867a1037521738ca.jpg)
1.4 消息响应Response
一般情况下,服务器接收并处理客户端发过来的请求后会返回一个HTTP的响应消息,消息也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空行和响应正文。
HTTP/1.1 200 OK
Date: Fri, 22 May 2009 06:07:21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html>
<head></head>
<body>
<!--body goes here-->
</body>
</html>
状态行:由HTTP协议版本号, 状态码, 状态消息 三部分组成。
消息报头:用来说明客户端要使用的一些附加信息
空行:消息报头后面的空行是必须的
响应正文: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文本信息。
响应状态码
HTTP响应状态码由三位十进制数字组成,它们出现在由HTTP服务器发送的响应的第一行。响应码分五种类型,由它们的第一位数字表示:
1xx:信息,请求收到,继续处理
2xx:成功,行为被成功地接受、理解和采纳
3xx:重定向,为了完成请求,必须进一步执行的动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者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错误,服务器不能实现一种明显无效的请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709/76a55a1fe9f7a173.jpg)
2. WebSocket
对于WebSocket的讲解,这位博主讲得很详细,值得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