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句耳熟能详的句子,叫做“得民心者的天下”。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被后人通俗化,就成为得民心者的天下。
可是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你真能发现有一位皇帝是靠着得民心而得到天下的吗?好像没有啊。昏君就不说了,干尽坏事,怎么可能得民心?咱就历数一下那些个所谓的明君和有成就的帝王吧。
首先就说说秦始皇。很多人认为他很伟大,统一了六国。统一了货币和度量。但是,他灭六国,是因为得民心?恐怕不是吧,首先,其余五国肯定就不希望他灭自己。还有他本国老百姓,据《商君书》所说的,他是要通过愚民、弱民、贫民来治理国家的,估计老百姓也不喜欢这样。但是,他得到了天下。
再说刘邦,他是个开国皇帝,他开创的汉朝在历史上很重要。但是,他取得天下,是靠民心所向吗?众所周知,秦王朝很快完蛋,变成了楚汉相争。刘邦是靠着偷奸耍滑,还有手下一众优秀将领打败项羽的。
晋朝,更别说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心可不是得民心的心。
一代明君李世民。他是怎么获得江山的,大家更熟悉。他通过杀害未来江山的主人,太子李建成,逼迫自己的父亲,皇帝李渊退位,自己获得了唐朝江山。请问,他是因为得民心吗?民,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谁。当然,他通过卑劣无耻的手段获得江山后,管理的还是不错。但是有一说一,跟之前是不是得民心无关。要得也是后来得。对于他,可以改一下,叫得天下后,又得民心。顺序变了。
再说说宋朝的赵匡胤,宋朝的开创者。当时,赵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大将。柴荣当时正在得民心呢。政令也明,朝政也新。民心所向。可是柴荣死后,赵匡胤在领命出征途中,突然被手下黄袍加身。马上回来废了柴荣的儿子自己当皇帝。更不能说是得了民心。最多,也是得了手下几位将领的心而已。当然,该说不说吧,宋朝后来是一个很好的王朝。也可以用李世民那句评语:先得天下后,再得民心。顺序倒一下。
元朝就更别说了,他的天下,完全是靠武力。别说得民心,民恨不能吃他肉。
明朝的朱元璋,也谈不上得民心。他是造反者。老百姓对造反的人,一向是避而远之。一方面生怕官府怪罪,另一方面这玩意风险太大,分分钟掉脑袋的事。朱元璋先是把别的起义部队干掉,统一南方,然后又推翻了元朝的王朝。说他是因为得民心而得天下,也很勉强。
清朝入关,更是遭到百姓强烈抵制。清军最不得民心。一路屠城杀戮。什么《扬州十日》《嘉靖三屠》。但是,种种劣迹的他,取代了明朝,得到了江山。《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有一首歌就是得民心者的天下。好像还很火爆。把个清朝皇帝描述成一个为人民呕心沥血的明君。这是莫大讽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