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愤青的日常

愤青的日常

作者: 撸代码的大白 | 来源:发表于2021-08-17 15:22 被阅读0次

        中午刷了会儿抖音,被一首《只要平凡》直击灵魂。淡淡的感伤背后,有接受生而平凡后的坚强和坚持,有放下对错之后对生活的重新认识,有心碎之后对遗憾的接纳,还有哪怕危险哪怕坠入深渊也挺身而战的勇气。正像歌中所表达,生命漫长也短暂,而我们追求的,不是神的光环,而是点燃生命之火,此心此生无憾。简短的歌词,可能需要用一生来思考;这里面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对生活残酷性的充分认识,强大的内心还有百折不挠的韧性。

      之前刷到过几个分享近距离感知死亡之后所思所想的视频,大致都是要完成自己一直想干却没干的事儿,想抓紧时间爱自己想爱的人等等。看完之后多少有点触动。

        有人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大彻大悟,选择遁入空门,追求精神层面的修炼或者逃避;有人选择纵情山水,游戏人间,及时行乐;也有人开始发奋图强,夜以继日,以期实现人生价值。当然每种选择的背后,都是复杂的成因;我们也并不去评价优劣。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不缺各领风骚的人杰。他们都是怎么抉择的呢。纵情山水文邹邹的,接地气一点,就叫旅行吧。台湾诗人余光中曾经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余老这是瞎说大实话的典范了。他提到的李白、杜甫、苏轼,作为文人的典范,咱们都简单的聊一聊。

        每个人的性格养成都与其经历有关,杜甫科举不顺利、当官更不顺利,还遭逢安史之乱,晚景更是凄凉,也难怪余光后说他苦哈哈的。不过人到中年越来越能理解杜甫的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直至两鬓斑白,也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杜甫是个官迷么,他迷恋权势么?我觉得不是,更多的应该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通过做官实现政治抱负比起采菊东南下来说,更显的有责任感。都说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称号。杜甫人称诗圣,一方面是人们对其才华的认可;另一方面是对他穷困潦倒却还想着大庇天下寒士的认同。我将杜甫归为理想主义者中的现实主义。

        而李白就洒脱多了,谪仙人不是白叫的;李白很小就因为才华远近闻名,少年的时候喜欢剑术和行侠仗义,很早就离家闯荡江湖;用戴建业老师的话说就是个浪漫鬼。爱剑术、爱修道、爱喝酒;有才华、有脾气、有理想;不过多少沾点不靠谱。才名大,作为小,脾气大,李白虽然向往退隐山林,一度也自暴自弃,但也一直没有停止出仕的努力,只可惜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过李白乐观、洒脱、不羁的处世态度,为其圈粉无数,就像那首歌唱的,要是能重来,我要做李白。李白我将其归为理想主义者中的浪漫主义。

        跟余老说的一样,任何人都不会拒绝跟苏东坡做朋友。他豪迈、乐观、深情、洒脱、豁达、正直、宽容、大度、睿智、有责任感、多才多艺还是个美食家。要是生在现代,估计没有这些流量明星什么事儿了,妥妥的国民偶像。苏轼的祖先是苏味道,官至宰相,深得武则天的赏识,可惜到苏洵这代就不大行了,苏洵大器晚成,年少的时候是个街溜子,25岁才在妻子的督促下开始好好读书;

        好在苏轼的母亲特别靠谱。为了表达对程夫人崇敬之情,咱们单独开个段落,也算是古代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示例了。当然这个示例有时代局限性,并不是我对女性实现自我价值有大男子主义的僵硬观念。程夫人出身名门,其父为大理寺丞,在公安部当官,官二代家富二代白富美;程夫人,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知其治乱得失之故。然而除了新手村之后的副本难度,不说是地狱级也起码是困难级;结了婚,发现家里穷,老公还不上进。程夫人想必非常郁闷的,为了照顾丈夫的风评,还不能往娘家要钱。且不说从一个白富美到勤俭持家,照顾公婆,操持家务的落差;程夫人先后经历了生长女,夭折;生幼女,遭遇家庭暴力,忧愤而死;然而,一个人的高贵品质只有在经历挫折和苦难时才能闪闪发光。程夫人督促苏洵上进,却照顾丈夫的自尊,宽容与信赖自己的丈夫;苏洵也坦言妻子是,忧其泯没;苏洵25岁开始读书,然而态度并不端正,27岁才端正态度,开始发奋;苏洵后来科举不顺,外出旅游,程夫人又承担起了,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教育工作;教育的成果也非常显著,苏轼、苏辙两兄弟同榜进士及第,而兄弟俩科举成果的同时,程夫人却。而苏轼的才情可能是部分遗传自父亲,而那么多优秀的品质,他的母亲应该是居功至为。可见一个家庭中,女主人的重要性。一个贤惠的女性可以惠及好几代人。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新党当负面典型各种整,又不容于旧党,当官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文青病又重,啥事儿都能写个段子,明明伤心难过,偏偏装的享受生活的样子,气的别人死命整他,一度被贬到了海南,贬到海南还在那儿苦中作乐,说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啥的,甚至一度差点被杀了,要不是宋代不杀士大夫,估计也没后来啥事儿了。就这么屡遭打压,一般人早自闭抑郁了,而他却仍是百折不挠,我将其归为理想主义者中的理想主义。

      当然,还有很多可敬可佩的文人士大夫,他们选择发挥自己的才华惠及天下百姓,虽然过程曲折艰难,然而忧国忧民,青史留名是他们的价值观。而其中集大成者莫过于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没有人不被他所震撼和折服。

       除了这些理想主义者,还有人采取了更直接的方式来实现人生价值。那就是以王安石和张居正为代表的变法者。

       我们知道,一般王朝都有个300年的坎儿,一般都过不去,到时间基本就完犊子了。古人总结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300年这个坎儿咋产生的呢,原因肯定有很多,比如说天灾(干旱、洪水、蝗灾),比如说人祸(外族入侵)、贪腐、律法等等,而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让钱给闹的,古往今来,钱都是很多事儿的内部原因。那为啥钱突然不够花了呢。一个王朝从建立到毁灭,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二八定律很快适用,社会资源向少量的特权阶级集中,而这些特权阶级是不用交税的。国家财政没钱,遇到赈灾、打仗的事儿,只能继续压榨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受不了了就反了,然后慢慢世道就乱了,最后世家借着机会变家为国,新的王朝又建立了。而最早反的无产阶级一般是打不过世家的,除了牛逼哄哄的洪武大帝,农民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而历朝历代都不乏想力挽狂澜的人,王安石和张居正都在此列。他们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帝国续命,让百姓的日子也好起来。但是他们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为了政令的推行,与既得利益者为敌,退休后都没有善终。他们为了变法,不择手段,不惜流血,无论是自己的血,还是别人的血,当然一般是别人的血。

      因为朝中都是既得利益者,就得大量启用新人,为了政令的推行,黑的,白的,灰的,什么招式好用用什么,跟旧党恨不能有杀父夺妻之仇,加上帝王的支持,更滋生嚣张跋扈,这也是最后难得善终的缘故。他们是务实者。而他们讲究盖棺定论,交由后人评说,有为变法而死的勇气,也有让双手沾满鲜血的决心。

    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世家。我们称这些世家为投机者。

       武侠的世界里有句话,叫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除了少数世家投机者,古代精英认识大多以为国为民为人生理想。

      让我们把视角拉回到拜金主义肆虐的现代。对成功或者人生价值的定义,开始更多的用金钱去衡量。我们小时候,大家的梦想是当科学家、医生、教师、警察等等,而现在大家的梦想是当明星,当不成明星当网红也不错。曾几何时,拜金主义都是备受歧视的,而现在不会搞钱一定会被定义为loser。

        钱是如此的重要,生活需要房子、车子和各种茶米油盐,所以各大研究所留不住人,因为海外的待遇更好,各种精致利己主义者层出不穷,以矮大紧为代表的国家花海量资源供养的某大学学子们更是一去不回。

       为什么越是高知,越是精英阶层,越不爱这个国家,纷纷变成外国人?

        因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因为共同富裕的初心。而精英阶层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并没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使命感。所以他们追求民主、追求自由;且不论人家并不把你当人,就说提出民主自由的希腊人,都被这帮日耳曼人的蛮族祖先屠戮殆尽,你去给这些靠强盗行径发家的资本家们当奴作婢,为他们生产导弹提供技术和材料,还宣称追求自由民主,猪油蒙了心吧。

    好了,不发牢骚了,也不喊高调,回到自己身上。

        之前在北京的时候,有个词叫做事儿,一堆投机者,甚至很多卖了房子投机的人,宣称自己是做事儿,顺便为了赚钱。我觉得这样挺好,虽然虚伪,但至少做事儿态度也得有吧。而我最讨厌的就是割韭菜的做法,有点像庞氏骗局的变种,初创团队忽悠投资人,投资人半推半就,然后一起忽悠投资机构,投资机构烧钱造势,上市,然后割股民韭菜,股民也是知道不咋靠谱,不过后面还有接盘侠,只要不是自己当接盘侠就行。

        然而除了钱,大家都没有别的追求了么?钱能带来精神世界的强大和满足么?多想想什么叫家国情怀,什么叫高级趣味,什么叫人生成就,社么叫精神财富。别临终时,回忆自己一生为了钱奔波,一生都没有跳出精致利己的狭隘圈子。这是多么可悲又可怜啊,墓志铭上写上,某某某,一个钱串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愤青的日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ci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