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于家长来说,教育孩子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社会当中各种针对孩子的教育培训也是眼花缭乱,除了补习班、兴趣班之外还有什么“提升孩子的领袖力”“最强大脑”等等。
而父母又秉持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信念,不惜花钱 、花时间、花精力奔走于各种这样的培训机构。说是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未来打基础。
在我们乐此不疲的勾画着孩子未来的时候,我们想过那个“起跑线到底是什么?在哪里?有没有 了解过孩子在人生的这个跑道上将要迈向的人生究竟是属于谁的人生?
可能有家长会说,孩子还小,他还不懂,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他好。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曾经看到过 这样两则笑话:
第一则:刚刚路过幼儿园,偷听两个小朋友的谈话:第一个小朋友说:“为什么挑食的都是孩子,家长怎么都不挑食呢?”
第二个小朋友说:“他们买的都是自己爱吃的,还挑什么食?”
第二则:早晨送孩子上学,看到一群小学生,有穿长袖的,有穿薄秋装的,还有穿短袖的。其中有个小姑娘鹤立鸡群竟然穿的是羽绒服!!!有个小男生就问她为什么啊?只见她45度仰望天空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冷”这句话应该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我们在爱孩子、給予孩子的时候,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有没有把孩子真的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有没有真正尊重到孩子的感受?
在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
从其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你真的知道什么对你的小孩最好吗?以你的“知道”来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你认为是好的或对的东西强加给你的小孩,以爱或对他好的名义,你对孩子做的不是真的为他好,而是正在将孩子推向一个无底的黑洞。
孩子小的时候由于生存的本能会屈服于我们的权威,而当孩子渐渐长大,尤其是到了青春期,那些曾经被压抑被忽略的问题就开始冒出来了。孩子开始叛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刚上初中不久就不想去上学了,任凭家人怎么说就是不去。当我看到这个女孩的时候,她的眼里充满了怒火。她说:”从小我就被妈妈管得特别严,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只知道让我学习,我在院子里多玩5分钟就会打我,小时候挨打是家常便饭,我活的一点儿尊严都没有,我都不知道我为啥活着。以前我小,不得不听她的,现在我长大了,我不想再什么都按他们的意思做。我的生命是他们给的,大不了他们把我的命拿去。反正在他们手里,我这条命有没有都一样。”
孩子的这番话真的让我很痛心。从孩子的这番话里我们不难听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她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到的是控制、粗暴、甚至是绝望。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是花朵,而父母则是树根。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
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一直循环在旧有的生命模式中,没有突破。
我们常常讲要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的进步,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跟上这个时代的变迁了呢?
人们往往把知识多当成有学识有本事有智慧,这是个错觉。在这个错觉的影响下,人们都期待自己的知识多一些,都拼命地往自己的头脑里装知识,这也导致人们的教育模式是这样。家长们在自己身上的“希望”过期了以后,他们把曾经对自己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孩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如何做到?往他脑子装更多的知识呗。
而这有什么用处?这就好比你在往一台电脑的硬盘上多储存一些数据而已。当硬盘被装得太多的时候,电脑的运行速度就会越来越慢,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当然不是。
我们需要先找到自己的这个部分,把自己的这个“根”给滋养好了,孩子这朵花自然会开得灿烂。
教育是一种自醒,是一种自我生命的圆满的过程。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你的生命开始转变,孩子的生命才会重新恢复生机。而这个过程需要从认识自我开始,那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