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你有几个二十年可以挥霍?
当自己还是总角孩提的时候,懵懂无知,天真可爱,因为对一切还有着好奇心而开心,而招人喜欢。看到一只蝴蝶,高兴地拍手呼叫,追着蝴蝶的身影而去,此时我们没有其他想法,我们想的只是一只蝴蝶,它会飞,而且它还长得很好看,仅此而已。在农村的孩子,对于掏鸟窝估计不会陌生,有时候掏到的是鸟蛋,有时候掏到的是没长羽毛的小鸟,但是,不管我们掏到的是什么,我们都是很高兴,很快乐的,我们享受的不是掏到什么,我们是为这个掏鸟蛋的过程而欣喜。有时候,和兄弟,有时候,和同学,总之,我们感兴趣的是掏鸟窝的“这门艺术”。
小时候,玩就是最大的快乐。夏天扬场的时候,互相追逐打闹,天气炎热的时候,躲在凉棚下面吃西瓜,天气凉下来,学着大人的样子起场,等到太阳降到地平线以下,场上扬起的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在里面转圈圈,或者高兴了还有可能在场上打滚,这种感觉就犹如置身仙境,快乐不已。
刚上学的时候,对于学校老师的严厉管教总是怕怕的,放学后遵从小队长的命令排着队伍回到家,书包一扔就往家外跑,有时候手里还拿着一块馍馍,边吃边喊,某某某,出来玩了。那时候的自己就知道疯了一样的玩,有时候是跳绳,有时候是赛跑,玩到天黑就各回各家,嘴里还喊着,明天别忘了……那时候没心没肺的玩是童年最开心的事。好不容易到周末,老师还布置了作业,但是,当夏天放水的时候,有再多的作业也会放到一边,穿着短裤,光着脊梁,奔跑着冲到河里去“爽”一把。看到河里有这么多扎猛子的“高手”就自叹不如。
童年的快乐一抓一大把,但成长后的快乐去了哪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的不再是像童年一样的快乐,更多的是对学业的感叹,压的自己喘不过气的无尽的作业和公布的成绩。一周回一次家,见父母的日子越来越少,有难处的日子越来越多,不再是那个书包一扔就跑出家门去玩的少年了。考上高中,但是高中却分了好几个档次,有好中学,有烂中学,还有职业中学,昔日的玩伴被分到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懵懵懂懂的开始有了等级的观念,但是好学校也有渣渣学生,虽然自己就读的学校比别人要好,但是这不是你一直炫耀的资本。高中毕业,经历了高考,转眼就过了十八岁,本想着再疯玩一把,但是再也找不回当年那种没心没肺的那种快乐。
对于进到犹如一条腿已经迈入社会的大学校园,看到的是很多的不同,有时是甚至颠覆自己的价值观念的事儿,又开始了大学的修炼,青铜的大一,对于大学还不熟悉,做什么也畏手畏脚,这时候就只有努力的升级,有的人加入好多个社团,开始在社团里打杂,对于老师讲的课没记住多少,但对下午有一场社团会议或者举行的活动记得是贼清楚。时间很快来到了大二——白银时代,这时候大家都对大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了,不再缩手缩脚,反而是更积极活跃了,有些人选择了周末兼职,有些人选择了泡在图书馆,有些人则是冲出校园,去各个景点旅游一番。大家的选择不同,所修炼的方法也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就还是练等级,期望能尽快升到下一等级。大一的懵懂无知,可以理解,大二更多的人再找方法,找途径,不管对于等级有没有用,先练了再说。等到大三,不管你承不承认,时间反正是来到了这就是黄金时代。大一玩够了,大二浪够了,到大三就应该安心学习了,但这只是对于一部分人说的,有的人却再忙着考各种证,希望在大四毕业招聘时能得个头彩,有些人则无动于衷,始终保持一副好死不死的样子,我知道了,他们的心在流泪,估计他们自己已经感觉自己练废了,混个毕业文凭就好了。大三是分水岭的开端,决定人生走向的是大四,那个即将毕业的时代,我称这时候为铂金时代,但只是对一部分人说的,毕竟有些人已经练废了。默默隐忍的人这时候或许就要爆发了或许会接到某某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或许会找到高薪又稳定的工作,而对于那些已经废了的人拿到毕业文凭找到一个好死不死的工作也匆匆走出了校园,我们走出校园的第一步棋也就这样落定了。
曾经轰动乡里的自己匆匆走过自己青春的四年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接下来面对的才是真正的社会的考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