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看了一段《六祖坛经》,也不太多,随意翻了几页,以善知识而度有待,无妄之境,若以终生奉持,不骄不躁,定登圣位。余读之嘿然一笑,按着往日那般轻佻,提笔直道:二十年后,衣冠成古丘,江河变陵谷,饶是不死,留得性命看桑田,再来受教!写毕,随手扔在箩筐里,搜出本《安持人物琐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521/3d6d6700741ff97b.png)
若论民国风流,本书当列第一,其中所记,非此道中人不能得之,只是用语古朴,尚未脱离文言范畴,况且所述人事,相对于胡适之,鲁迅诸人,显得小众了许多,甚至连作者陈巨源,对大众而言恐怕也相当陌生。
由此想到昨天一桩事来,和女神聊李商隐的时候,说到叶嘉莹论诗词的功夫怕是天下第一,蒋勋要稍逊一筹,我倒是觉得叶嘉莹这个第一怕是不好说,但论受众之广,无出其右倒是切切实实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没点旧学底子顶多一知半解,钱钟书《宋诗集注》也不是写给普罗大众看的,但并不是说这方面我们就差了,谈诗的上乘之作,较之于西方那种批评的方法,我国怕是要先进地多,至少《随园诗话》和《沧浪诗话》这两本便在雅致上大大领先,我们甚至将其发展为生活的一种艺术,再往上,还有《文心雕龙》这等综合性的评断。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521/ecc07c6312d62998.png)
《记大风堂事》写张大千在上海的一番遭历,对此无意过多评说,倒是其中有一段引发我极大地兴致,民国年段,也就是大家所公认的自一二年到四九年之间,文人间金石篆刻,篆刻名家的地位很高,比如齐白石本人除了画虾大有建树之外,篆刻功夫也是举世皆知,但若论高下,不及陈巨源,当时陈为张大千刻印百余,分文不取,张大千以陈人格之大不同,愿意为其作画,题目难处,必定完成,陈坦诚相告:昔年一女友,余与之缠绵悱恻近四年,惟未及于乱,几坠于情网之中(陆小曼尝见之,谓余曰:生平所见绝色佳人,一,林孟宗女儿,二,即斯人焉),读之茫然若失,此处陆小曼所谓林孟宗之女,非指他人,正是林怀民之女,梁思成之妻,徐志摩朝思暮盼的林徽因,以往只道民国之中,若论花之魁首,非林莫属,没想到佳人在谷,春山有色我分一半,可惜无人做传,以致今人不能领略其风华,甚为遗憾,当然,这也不过是闲话了。
十月十七,阴雨连绵,无所事事,赘述此文,聊堪消遣,燕子来时,枝头朝东。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521/1c6d206f67c5313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