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走心的文章...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姑且就把他叫做小A吧.
小A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程序猿,有着猿类通用的标签"呆板","冷漠","闷骚"...
就连穿着,也是衬衫,牛仔裤,以及黑框眼镜,双肩包这种万年不变的的搭配...
因为不爱说话,所以和陌生人很容易冷场那种...
不过,当小A决定开始通过做微商来改变自己的时候,就慢慢发生转变了...
当开始做微商后,发现有很多人对微商比较反感...
或者说是非常反感...
一方面,我自己也很想知道为何.一方面,我也想帮助小A去转型.
于是,借助万能的度娘.我就上网开始梳理了一下微商的历史...
首先,微商是什么?
"微商,英文名称wechat Business。其作用是基于微信生态的社会化分销模式。它是
企业或者个人基于 社会化媒体开店的新型电商,从模式上来说主要分为两种:基于
微信公众号的微商称为B2C微商,基于 朋友圈开店的称为C2C微商。微商和淘宝一
样,有天猫平台(B2C微商)也有淘宝集市(C2C微商)。所不同 的是微商基于微信“连接一切”的能力,实现商品的社交分享、熟人推荐与朋友圈展示。从微商的流程 来说,微商主要由基础完善的交易平台、 营销插件、分销体系以及个人端分享推广微客四个流程部分 组成。现在已从一件代发逐渐发展成服务行业 自己存货自己发,有等级的区分,等级越高利润越大。 微商是基于微信生态集移动与社交为一体的新型电商模式,主要分为两个环节:B2C环节、C2C环节。"
从百度词条的定义来看:我们身边所接触到的微商基本都是走的C2C路线...
但是毕竟我也只是个猿啊...
C2C又是什么鬼...
只好再次借助度娘...
发现C2C是指Customer(消费者) to Customer(消费者)。也就是消费者个人间的电子商务行为,因为英语中to和two是谐音,于是就被简写成了C2C。
这下直接豁然开朗了!诸如早点摊,零售店,二手市场,进行的都是个人间的商务行为,原来C2C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但是这样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又为何会让一些人如此深恶痛绝呢?
翻开微商年页史,微商诞生于2013年,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微信平台的快速发展而诞生的行业。一开始 ,主要以代购、非标准产品的分享购买为主要形态。
如果从年代上粗略划分,行业到目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13年:萌芽阶段
这个阶段基本微商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主要是囤货在朋友圈发布广告进行售卖,因为缺乏监管,虚假信息多,造成了野蛮生长的局面.而且大多数都是爆款,哪个火卖哪个,哪里人多就往哪挤,在产品上也毫无竞争力。
另外,有些"微商"靠着无限发展下属,以拉人的方式来进行商品的销售,像极了传销的模式,也算是最初的灰黑产业了,而且这种不良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人们开始逐渐反感,厌恶这些人,甚至于整个行业.
2014-2015年:面膜阶段
这个阶段算是比较有名气了,毕竟我也有些印象,记得有段时间微商基本就和面膜是连接起来了,谈到微 商就在说卖面膜的,应该可以算是一段鼎盛期吧.但是同样因因为缺乏监管,而导致的之前隐藏的问题开 始不断显现.出现了大量的三无产品,还有以"周梦晗"为代表的,一些只管售前,售后推脱,甚至拉黑的销售.导致了行业中的一股歪风邪气被蔓延开来,被媒体评论为"宰熟".
同年,股灾产生,资本寒冬来临,社会情绪低迷.人们希望能通过网络来藉慰自己.因为微商在朋友圈的野 蛮生长和爆发出的各种负面事件,成为了舆论的矛头指向,铺天盖地的诋毁和重伤夹杂着人们的愤怒,倒向了这个新兴的产业.微商跌下神坛,进入低谷期
2015年至今:多品类阶段
随着资本的渐渐复苏,人们的生活也不再那么拮据而紧张.微信监管的不断加强与人们产品意识的不断提 升,微商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逐步开始走向正常商业化的路线
分析那些死掉的微商,他们的身上总是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标签"缺乏信誉,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产品垃 圾,暴力刷屏"等等等等,这不是一个良好商业环境中该出现的现象,注定了会随着时间而灭亡.
新鲜事物总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早年的淘宝亦是如此.如果说过去的微商是一场充满谎言与欺诈的营销, 那么新的阶段,就必须吸取昨日的教训.以产品和服务取胜.
于是微商圈便有了所谓的"微商五条"
一、 需求真实,产品有品质保证。假货劣质、没有质保条件不是微商。
二、 自己或亲人使用。无体验分享不是微商。
三、 信息节制得体。骚扰不是微商。
四、 渠道为正常几个层级。无限发展渠道层级牟利不是微商。
五、 为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一夜暴富。成功学与大忽悠不是微商。
可以说任何事物,任何行业.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不断学习摸索和进步的
乔布斯曾经说过:自由源于自信,自信源于自律.
相信在恪守职业品格,严格自律的情况下,市场会给小A一份满意的答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