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麦肯锡方法》-总结下

《麦肯锡方法》-总结下

作者: 搬砖人1314 | 来源:发表于2021-01-22 18:04 被阅读0次

​       前篇我们一起学习了《麦肯锡方法》中三个核心的前两个方法(:一、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与事实为友;二、让思路清晰的关键是系统分析问题;),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个核心方法:三、更快找到解决方案的捷径是初始假设,直奔问题答案

       用初始假设,直奔问题答案,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说到如何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这就涉及我们大多数人的一个认识。很多人都认为,解决问题的顺序应当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找到答案,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前面所有研究分析工作完成之后的结果,答案也就理所应当地在最后一个环节作为最终成果,展示给大家。这个想法呢,从逻辑上来看,并没有错。可是,从实际解决问题而言,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往往并不是如此按部就班地执行而得到的。相反,很多解决问题的高手,都是先找到一个可能的答案,然后才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换句话说,在找到问题的答案之前,就要设想出问题的可能答案。

       你可能觉得,这可真是一个颠覆认知的观点,如果先有了答案,那还需要工作吗?但有意思的是,其实这个方法并不新鲜,是你一直在用的方法,只不过你并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说,你在要出门的时候,突然发现找不到钥匙了。这个时候,你在解决一个钥匙在哪里的问题。现在你提出了问题,不过你肯定不是准备分析完钥匙的起源、丢钥匙的可能时间、地点、丢钥匙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后,得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再去找钥匙。相反,你一定是先找出自己昨天穿的衣服,在兜里摸一摸,看有没有,如果有,那OK,你就拿好钥匙出门。如果没有,我再找找最可能有钥匙的地方在哪里,是不是放另一个包里了。你看,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有了一个可能的答案,比如钥匙在衣服兜里,然后在去验证这个答案是不是有效。

      这个找钥匙的过程,和我们解决其他所有问题的思路其实都一样。而这个过程中,涉及了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原则,让我们稍微把这个案例的过程引申阐述一下,更好地理解麦肯锡方法是怎么高效解决问题的。在找钥匙的过程中,如果按照麦肯锡 MECE 方法分析钥匙丢在哪里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分为丢在屋子里和丢在外面,这两个相互独立又完全穷尽的选项。而把丢在屋子里这个问题再用 MECE 方法分解,可能会分成: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里。我们一一去找就可以。而丢在外面这个问题要分解,可能就要把上次用钥匙之后走过的地方,进行分段处理了。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可能的地方一一找一遍,只要没有别人偷窃或捡走钥匙,那么我们肯定能找回来。可是,如果要找这么多地方,那这个工作量就确实太大了。

       这个问题就和麦肯锡团队遇到的所有问题一样,影响问题的因素可能有100种,如果我们要逐一分析,我们的工作量是极大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合理减少要评估分析的因素,因为麦肯锡的咨询师知道一个叫“计算的平方律”的定律。这个定律说的是,当一个问题要考虑的因素复杂度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解决问题需要的时间就会变成原来的4倍。也就是说,问题越复杂,那么解决它需要的时间是呈指数级增长的。如果找钥匙这个问题就有50个因素要全部分析,那工作量产生的成本,远不如换一把锁划算了。

       那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能够不陷入到这么多细节的分析当中呢?其实,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先不考虑那么多,而是想想:昨天钥匙还放到过哪里?这个“想想昨天钥匙还放到过哪里”的思路,其实就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效手段。这种在大量可能性中,通过快速判断最可能的解决方案的做法,麦肯锡称之为:寻找关键驱动因素。在找钥匙这个问题上,关键驱动因素就是昨天钥匙放过的地方,一旦找到了关键驱动因素,其他众多因素的重要性就下降了,我们就可以极大地简化问题。而我们解决其他任何问题的时候,也需要通过分析或者头脑风暴找到这么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来简化问题。

       而且,一旦我们找到了关键驱动因素,就能在它的引导下,快速找到一个可能的答案。比如是不是在昨天衣服兜里,或者另一个包里。当然,这两个答案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但显然,你这么做如果一下找到了钥匙,就不需要去其他地方找就立刻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找到,你再从 MECE 分析中的其他可能性中找最大可能性来解决问题,效率也要更高。这种钥匙还没找的时候,我们就猜测“可能在昨天衣服里或者另一个背包里”的方法,就称为:建立初始假设,先给问题找个答案,再去看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不过,显而易见的道理,未必被实施。在现实中,大多数公司做事的方法是相反的,人们往往先大量地收集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讨论,却始终没有提出一个要去验证的解决方案。事实上,这个问题最早时,麦肯锡自己也没想清楚。

       早期的麦肯锡团队在接到客户项目时,并没有养成先建立初始假设,再验证的习惯,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后来,他们借鉴了科学研究的过程改进了这一过程。想想看,很多科学成果的发现,就是先建立假设,再验证假设的过程。比如,我们都知道银河系海王星的发现,便是先通过数学计算得出了一个假设,觉得这里应该有一个行星,然后天文学根据这个假设的答案去寻找,结果真的发现了海王星。后来,麦肯锡团队学会了这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先建立初始假设,然后再去寻找答案的新方法。

      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建立初始假设,直奔答案是一个高效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可是这个答案毕竟还只是猜测,所以我们一定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验证它,而不能把这个答案就当成事实,去找证据来证明答案是对的。

      比如麦肯锡团队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事情,当时麦肯锡接手了一个保险公司的项目,团队的项目经理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一下就判断出客户利润下降的原因很可能是出现了“漏出”。这里的“漏出”是一个行话,意思是说,保险公司在经营中,有时候会出现还没有对理赔金额进行充分的计算,就先把钱给赔付出去了,这就产生了漏出。因此,为了证明他的初试假设是正确的,所以他让手下去找这个保险公司到底在哪些地方有大量的漏出。结果他手下勤勤恳恳地找了一周,提交上来的报告说,没有发现太多的漏出。可是项目经理不相信,说,怎么可能,一定是你找得不仔细,你再继续认真找,把所有数据都要认真分析。结果,就这样,项目经理一直让他的手下找漏出,最后,就连客户一见他就要问:怎么,还没有找到足够的漏出吗?麦肯锡的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假设当成事实,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而去找证据,当事实和假设冲突时,要调整假设而不是事实。

       以上就是《麦肯锡方法》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我们回顾一下全文。麦肯锡并不神秘,是它的方法论使它成功。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它的方法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麦肯锡核心方法有三方面:首先,要与事实为友。无论自己多么有经验,都要先从研究事实入手,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我们的直觉、经验的误导,也能让客户对我们更信服;其次,我们要学会用 MECE 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简单的子问题。通过把问题分解成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子问题,来化整为零地解决问题;最后,我们要学会“先建立初始假设,再验证寻找答案”的方法,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够像麦肯锡专家咨询顾问一样大幅提高。

相关文章

  • 《麦肯锡方法》-总结下

    ​ 前篇我们一起学习了《麦肯锡方法》中三个核心的前两个方法(:一、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与事实为友;二、让思路清晰的关...

  • 《麦肯锡方法》在神秘走访中的应用

    《麦肯锡方法》分为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方法、麦肯锡推介解决方案的方法、麦肯锡生存之道。谈到...

  • 读《麦肯锡方法》

    全书的结构提纲: 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方法 麦肯锡推介解决方案的方法 一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 1...

  • 日更 81 | 今天开始读麦肯锡

    麦肯锡学院丛书系列一共五本,包括《麦肯锡传奇》《麦肯锡制造》《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和《麦肯锡工具》。 《麦肯...

  • 2017-05-20

    主题贴楼主 搜索更多 麦肯锡 高效理念 黄金法则——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选载)从优秀到卓越,麦肯锡靠的是方法。不论...

  • 麦肯锡传奇(上)读书笔记20180119

    如果收麦肯锡方法是洗脑,麦肯锡意识是洗心,麦肯锡工具是洗脚,那么麦肯锡传奇就是从头到脚的梳理,见证麦肯锡传奇的发展...

  • 一次讲透麦肯锡方法(精品课)

    一次将麦肯锡几十本书籍融会贯通来进行讲解。到底如《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麦肯锡传奇》《金字塔原...

  • 一次讲透麦肯锡方法(融合麦肯锡几十本书)

    一次将麦肯锡几十本书籍融会贯通来进行讲解。到底如《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麦肯锡传奇》《金字塔原...

  • 一次讲透麦肯锡方法(融合麦肯锡几十本书)

    一次将麦肯锡几十本书籍融会贯通来进行讲解。到底如《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麦肯锡传奇》《金字塔原...

  • 《麦肯锡方法》我学到了这些

    文|刘大顺 图|刘大顺 《麦肯锡方法》是麦肯锡三部曲第一本。就像这本书的总序作者说的那样,这套书的作者不是什么大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麦肯锡方法》-总结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et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