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真的是有好处的,人生进入三十岁,看问题又有了新的视角。这都是读书的功劳。
当然在社会上打拼与人沟通也是学习的方法。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背景社会经历教育经历,看待问题的角度肯定是不同的,所以与不同的人聊天沟通交流看法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但是我觉得没有经过岁月积淀,没有高手理智分析的东西,总是不那么容易打动我。当然,也可能在于自己本身的目光短浅,理解不了别人的意思。所以对于我这样的人,认识世界感受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先多读书,然后多实践,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乌合之众这本书就是能引发思考的一本书。这本书应该是研究群体心理学的,博古通今从很多方面来说明问题。
作者可能是个法国人或者是对法国历史非常熟悉,因为文章中很多与法国的历史相关的故事背景。
译者把文章题目翻译成乌合之众,我不知道是否准确。但是作者看问题的角度确实与众不同。
他说一旦成为一个群体,个人的意志就不存在了。智力水平也被平均了。在群体中个人的智力会被削弱。群体很容易受到某个人的引导。一个群体可能会非常暴力而且会犯罪,也可能会非常忘我很奉献。书里讲了法国的贵族阶级放弃自身特殊权利的决定,这种决定放在每个贵族身上,大家都不可能做这样的决定,但是一旦群体形成,个人的智力水平会降低,大家会在群情激奋中冲动的做出结论。
让我想到很多事情,比如前几年抵制日货大游行,群众打砸日本车,砸日本产品的店铺,很多事情,可能放在一个人身上都不会去做,一旦成为一个群体,理智就会让步,群情就会激愤。当然在这样的群体中,也不乏浑水摸鱼之辈,趁着这个大环境,贪小便宜。
其实我们社会中存在很多小团体,小圈子,大家由于某种共性走到一起,或者一起学习,或者一起疯狂。
作为乌合之众,在一本书中,这个词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作为一个团体,都是必须有个灵魂人物引导,他说的话,就是我想说的,他让我们做的,就是我想做的,我们经常忘记自己真正的想法,而真的觉得领袖得想法就是我们的想法。不知道,在读的各位,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是否特别的被某个人洗脑,那么,你可能就成了某个小团体的一员了。
作者认为,当一个思想政权在群众中植根,新思想就很难被接受,新思想的接受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旧的思想慢慢消退,新思想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社会就会动荡不安,就可能发生战争,然后新的思想开始占据主要,人们又慢慢稳定下来,然后,再出现新的思想的时候,再来这么一轮。
作者认为,某个人是推动历史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微弱,只有群众才能形成巨大的能量,促进改革的发生。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我觉得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这个突然从乌合之众中跳出来,提出先进思想的伟人,也是来源于群众,他的出现也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
成为这样的人,需要有自己的理智和想法,不能一味的陷在群体中,被某一种思维模式牵着鼻子走。
我觉得作者有点悲观,他觉得历史的进步非暴力不可。总是需要暴力的因素才会迫使人们放弃原来的旧的理念观点接受新的观念。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给了我一个看问题的全新视角,遇到事情不像以前那样认为理所当然或者全盘接受,而且问一问真的是这样的吗?
但是我也觉得这本书写的太刻意,就是因为作者研究了群体的这一心理学特点,然后就奉为圭臬,整本书都在强调自己的论点。不过也许只有这样不断阐述,才能让人不断强化接受吧。一般人也不会写一本书,还会提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