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她的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漱玉词》辑本。
李清照父亲早年时,是苏轼比较得意的弟子,母亲也是有文化修养的大家闺秀。他的父亲是书痴,家中藏书甚多。李清照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自幼打下牢固的文字功底。
待字闺中的李清照,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了。十八岁时,嫁给了比自己大三岁的赵明诚。两家都是书香门第、门当户对。并且两人都喜欢文学,情趣相投。婚后两人没有依靠父母,做点生意贴补家用,日子过得虽清贫,但也算幸福。
几年后,赵明诚凭借自己的实力当了官,且卷入了党争。赵明诚的党派与李清照父亲党派完全对立,翁婿成仇,李清照随父逃回老家青州,夫妻分隔两地。
几年后,赵明诚父亲去世。政权交替中,他们举家搬离京城,回到了青州老家避难,李清照夫妻团聚,他们度过了十年安宁平和的日子。后赵明诚受命上任莱州知府,二人再次分居两地。
因北国异族入侵,赵明诚临危受命,却弃城逃跑,途中病逝,享年49岁。
乱世本悲凉,年仅46岁的李清照,人到中年却已饱尝人世疾苦。膝下无子、中年丧夫、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后来又遭遇了收藏文物丢失、再婚被骗等一系列变故,可叹天妒英才,红颜薄命!
李清照在经历了两段婚姻后,创作了诗词《残花》,其中“花”字重复了十七次,看似李清照很懒,实则是想借助花的一生来表达出自己的一生。
残花
(宋代)李清照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
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
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译文:
花开花落花是没有悔恨的,缘分来去如同流水不可强求。
花的凋谢是为了再次的开放,我却因为花瓣的飞走而悲伤。
为花的悲伤而落泪,为花的落泪而心碎。
花的飞舞就像花在落泪一样,花的落泪像因为花瓣的飞舞。
那花开之后是为谁凋谢,谁又会为了花的凋零感到悲伤。
《残花》整首诗极尽缠绵无奈,愁肠百转、无限惆怅,令人久久不能释怀。这在李清照的早期诗词中极为罕见,而在她的中后期作品中却时常流露出这种愁绪。
《残花》写尽了李清照一生的繁华灿烂、悲欢离合,直至孤寂凋零,隔着近千年的时空,或滋养或叩击着世人的心灵,令后来人无不感慨世事无常!
本文作者静待花K:专注影视、情感、心理、思维领域写作。获得高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证书。关注我,给你更多影视、情感解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