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江帆”教练将淡出,“流火”老师将上线
为了不让新伙伴,和社交圈子产生交集的“交叉伙伴”感到困扰,特此发布一篇“重复说明”——最早开辟这个平台日志时发布的那篇“虚拟身份规则”,一如既往的被平台屏蔽了。
你是谁?——这是一个问题
在众所周知的“赛博世界”的构建过程中,从麦克卢汉的远景洞见,到当代一票互联网思维大神们不厌其烦的宣教——虚拟世界,和世界的虚拟化,已经变成“毫无悬念的必然(KK)”。
每个人不再活在“确定的身份”里。
理解这个“赛博世界法则”,是新世代能够实现顺利跃迁的起点。
无论是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还是从“熟人(身份)社会”,到“陌生人(协作)社会”;
身份的认知和认同,是每个社会个体躲不开的挑战。好消息是,现代社会首先是陌生人的社会,终于摆脱了“熟人社会”的文化劣习、还原每个人的独立与自在——这是构建“尊重人(以人为本)”特征的,新文明的起点。
坏消息是:由于一切变化来的太快,我们还不习惯。
切换,打破,颠覆,粉碎,适应,演化或淘汰... ...
世界就是这样。从来如此,一轮又一轮的历史变迁,让文明不断演进;只不过,当代的一切变量太“激增”了。世界仿佛被撕裂了一般——互联网,无疑是背后的推手;而人类集体性的“演进冲动”,和“链接冲动”——再本质一些表述,就是“追求自由的冲动”——则无疑是“互联网背后的推手”。所以说,当你还没适应“从前现代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当下,讽刺的是,现实已经展露出“后现代、后信息时代”的端倪,涌现出一波波的小趋势。
盗梦空间的隐喻:多维社会的辗转倾覆一句话:你要么就适应“新玩儿法”;要么就“出局”,活在“(某个)过去时”。——当然,由于全球进入富饶时代,乃至“丰沛社会”,无论谁选择活在哪个细分的阵营,都有机会活得,嗯,还不错。
但我们今天聚焦的是:能否适应并进入“赛博世界”
这篇的主题并非讲述“何谓赛博世界”。所以跳过分析论证过程,直接说结论——如果你选择适应,或者说,与时俱进、持续探索未知世界的话,你首先要适应的一件事——就是去适应“身份的虚拟化(比特化)”和“身份的持续构建(动态化)”。
《蜻蜓之眼》的隐喻:观察者,在构建被观察的事实你的身份,不再是(局限于)生物学层次的定义,和社会学层次的定义——你不是“统计数据”好吗??!——出生地、籍贯、父母给予的姓名,求学学校,职业履历,社会经历...到底哪个因素,能决定“你是谁”?
好吧,如果站在真实世界的管理者视角,每个人都是“容易被识别且被定义的”。但在赛博世界,则是另一种规则——你要持续“养成”你的虚拟身份,且这是一个随时由“外部观察者”参与定义的游戏。
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
写到这儿想起了“忒修斯之舟”——那个有名的哲学烧脑命题——想象: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随时都在更替部件(用新的部件换掉老旧作废的部件),那么,抵达目的地的时候,这,还是原来那艘船嚒??薛定谔同学,喊你的喵星人来判断一下!
人,无论肉身还是心灵,原本也是如此。
我们没有一刻“保持不变”——以毫秒为单位的新陈代谢,以周、月为单位的“组织细胞更替”;加上“迷则千百劫、悟则刹那间”的心灵成长、演进;这是确定无疑的现实规律——但你怎么定义“你是谁”呢?又或者说,为什么你执着于“确定我是谁”呢?又或者说——你何必急于定义“我只能是谁”呢??
姓名,哦,又是一个着迷的概念。那是一个符号,而且是一个意义不断变迁的符号。
十五年前,我习惯于(或者说执迷于)“传统习俗”。比如说“姓+名+字+号”。确实,中华文明传统中一直有这个“习惯”——正所谓“赐生者、赐长者、赐成者”,分别有权给你“命名”。而一个人成年后取得的社会成就、行业成就,就是通过“字号”来体现了。
于是我“因循守旧”了很多年。
后来,忘了是哪个生命经历的瞬间,突然翻转了阵营和信仰。去他的吧——现实,已经是“互联网世界”了。
好了,一切,虚拟之!原子世界瞬间坍缩,比特时代强势降临。我们还固执什么?
《明日世界》的隐喻:只有穿越到未来的人,才能创造(拥有)未来好了,不啰嗦,简单归纳一下。
在线上,信息世界里,从来不用“真名”——也没有所谓的“真名”,你用的即便是“身份证上的名字”,在互联网上,也等同于“虚拟IP”。
线上的身份,是一个“需要你自己设计”+“需要别人参与建设(认同和传播)”的IP——说穿了就这么简单;但,请你赶紧开始适应之,并进行“持续营造”。
诚实的说,我并不是“互联网原住民”的年纪;更不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年纪。所以,这种翻转、再适应,和努力与“积习”对抗,对我来说吃力很多。所以更要坚持。
好了,差不多说完了。
“江帆”,和“流火”,就是我设计出的两个“人”,两个“虚拟人格”;希望能变成两个“IP”
在线上世界,你只需要知道这两个IP,两个符号,就足够了。至于说,“我到底是谁”,或者,“我还是谁”——对于弱连接关系的你,和你们来说,不需要感兴趣、也“与你无关”;而对于“强连接关系”的你,或你们来说——那取决于你的定义。欢迎来#共建#这个身份。
我,只是(剩)你眼中的“我”小时候有个木偶剧,好像叫《海底精灵》,主题歌里有句“地精!海怪!——我们是——地精和海怪!!”呵呵,记忆犹新。
对,我们是“江帆和流火”(剧透一下,真实的、物质的我,原本就是AB血型、双重人格倾向)——我把“江帆”和“流火”,分别设定为左脑型人格和右脑型人格;分别安放我的两种思维倾向、和行为冲动(反正这样我挺得劲的)。
苦逼干活儿的江帆教练江帆
社会职称是教练,设计思维和创业教练;白羊座;强调效率,追求成长性;工作狂;比较无趣和刻板;完美主义+力量型性格;偶尔担任“设计师”和“咨询师”职业身份;主要发挥“能力培训教练”的作用,严格而固执。最喜欢的是黑科技,和所有有利于“促进效率”的事物。最恼火的是平庸主义和低智主义倾向... ...
... ...
擅长玩耍、专门“不务正业”的流火老师流火
社会职称是老师、策展人,小说家,和“专职无所事事”;双鱼座;轻度反社会人格;喜欢浪漫和幻想;白日梦专家,超现实主义的“混剪”能手;和平主义+活泼性格;偶尔担任策展人引导师,或者分享一些跨专业、跨领域的“无用之知识”;主要发挥“文艺创作者”和“策展人”的作用,兼任“不正经导游”;严重随性,自在;喜欢美色美食、享乐...最喜欢的是“穿越式流浪”,看杂书,发呆,玩耍。最恼火的,是遇到“比江帆还现实、刻板、无趣的人或事儿”...
YOU SEE ?
这就是这两个IP、虚拟人格的“人设”;欢迎记住,并协同补充之、建设之、成就之。我觉得,自己还是蛮能够HOLD住这两个“人格”的。
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由于“无聊的江帆教练”承接了一堆关于“城市文旅设计”、“IP设计”、“组织价值重塑”、“社区服务设计”...等等bulabulabula的社会事务,每天沉浸在巨量的知识信息海洋里不能自拔(尤其还是保持着单身、挠墙状态...)——于是乎,经过自我“灵魂会议”,决定委任“流火”老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多多上线,发挥右脑思维作用,平衡一下焦虑感(比如写这篇日志,纯粹就是放松休闲,哈哈哈)
好啦,请适应:接下来的新增日志,文风、调性,价值观,都会翻转、大变。
在“流火老师”进入角色之前,再补充一下即将承担的主要角色任务——分享讲述艺术策展技巧,和编剧、艺术创作方面的“野路子”经验;或者就是纯粹意义上的“bulabulabula式唠叨”,没目的没重点,想起来啥聊啥。
艺术这“东西”,从来就不是“站在外面(局外人视角)能讲清楚的”
希望平台能放纵一下“流火老师”的随性作风,尽量少屏蔽几篇碎碎念。哈哈,无所谓啦。
现实很无聊。现实很局限。现实很苟且。
流火老师坚信:只有借助“超现实视角”,才能洞悉现实的演进趋势;当然,流火老师也不关心“现实演进趋势”——唯一有价值的,就是过程中自己开心。嗯,怎么说来着: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那才是最对、最得劲的!
而且:
我们在“策展”方向上,要分享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远远比无聊的江帆教练讲的东西、多出几个数量级!
策展行动之:迷之纹理 架空历史的小说体创作 架空历史的小说体创作 微观艺术作品创作实践 制作艺术立体书的实践 生命谱系图的创作实践 生活场景化的微型艺术展实践 城市秘境探索 解密游戏的设计实践 玩儿转跨界艺术展 票友cos和混搭艺术体验实践 空间艺术场域营建 神仙谱系与洞府文化挖掘诸如此类,已经玩儿过的分享,已经足够写十几篇日志了。
有人说,“游戏是第一生产力”
我不太关心这个;因为——流火老师,只关心“游戏”本身。
对了,最后再放一张图出来,是流火老师的灵宠(和类似“代言人”的存在)。
中华田园猫的视角:颤抖吧!城市人!接下来的日子,有劳啦!
流火老师!!
...
哦对了,鉴于流火老师“擅长不靠谱”,所以不要指望“定期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