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外话:
1.今天终于放弃《乡土中国》这本书。没有读完,因为实在不感兴趣,所以2022年每天都要读书的计划,连续几天没有践行。
读书还是要选自己感兴趣的书。
2.因为感冒,发烧,身体状况欠佳,每天也没有读书,身体状况也会影响阅读。所以阅读也要有个健康的身体。
读书笔记:
摘抄:
1.人所有的心理表现必有相应的经历和环境。比如,一个人是否会犯罪,往往与他出生后的家庭养育密切相关。
2.人,其实是“养育+教育”的产品。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养育,尤其是心理抚养的好坏,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人的一生。
3.作者有意思的比喻。她说人一生也就100块钱,真的不禁花。“100块钱”指“100岁”。人生这些钱是怎么花的?我们会发现不是十块十块地花,而是二十二十地花:
01.出生到独立,0——20岁。
02.工作,结婚生子,又一个20岁,20——40岁。
03.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再拼搏再奋斗再挣扎的阶段,40——60岁。
04.退休了,该逍遥了,却疾病缠身个,或者要帮子女带孙子。60——80岁。
05.80岁以后,大多数人已经活不到这个岁数了,能活到这个岁数,儿孙满堂,子女孝顺,生活安逸幸福,老伴陪伴,身体健康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4.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了什么,占有了多少房产或财富,而是经历了多少站点,走了有多远。
5.人要想考虑问题周全,就要拥有两种思维,一种叫空间思维,一种叫时间思维。
6.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