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湄公河行动》这部影片,很多人在看完后都有深深的感慨,感慨当今世界,中国的军事力量、综合国力都在提高,国际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当中国人民被欺凌时,中国政府作为强大的后盾为人们保驾护航,誓死捍卫国家主权。除此之外,影片围绕湄公河惨案而展开,缉毒警察便是片中的重要角色。人们对缉毒警察并不是那么熟悉,却都明白“缉毒”这二字的表面含义。此影片将缉毒警察带入人们的视野里,让人们感受到了“缉毒”二字蕴含的分量。
当人们都在影院观看《湄公河行动》为票房做贡献的时候,我正处于高三的紧张时期,并没有闲暇时间去观看这部有着深刻涵义的影片。但偶尔会在电视上、手机上看到部分剧情,也有听母亲叙述过一些情节,当时内心就愤愤不平,痛恨毒贩的阴险狡诈,同时也为中国的缉毒警察们加油点赞。
如今的我已是一名警院的大一学生,虽不是公安类学生,但对“警察”二字也有了不同层次的了解。再观《湄公河行动》时,内心的感慨也有所不同。还记得母亲同我说过,湄公河惨案涉及的不仅仅是毒贩,同时还涉及到泰国、老挝、缅甸三国政府的管理、腐败以及勾结毒贩。因此中国强调一定要将毒贩首领捉拿归案,要带回中国审理!这样被无辜杀害13名中国船员才能洗去冤屈,才能对得起他们的家人!由此可见,中国警察面对的不仅仅是毒贩,还要同各国势力斗争,不仅行动要小心谨慎,不能打扰到当地的正常秩序,还要克服险境完成任务。
以前的我还天真的以为,三国会全力以赴协助中国抓住毒贩,后来才懂得若不是三国的坐事不管,金三角地区又怎会成为毒贩的天堂?
而在这项行动中,除了有来自多方面的阻碍,活捉毒贩首领同样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毒贩从来都是心狠手辣,不仅用毒品控制小孩子,教他们吸毒、贩毒,甚至利用他们来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普通的人怎会想到,一个看上去天真无害的小孩子,竟然可以面无表情地持枪杀人、运输炸弹?中国对于这些小孩子抱有同情保护的态度,并不想伤害他们,而毒贩正是利用了中国警察的这一同情心,致使缉毒警察死伤惨重。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小孩持枪杀人的场景,一次是为了救首领的儿子,用机枪扫射了跟随他的缉毒警察,使得其最后只能截肢失去了双腿,而小孩却又得以幸存。另一次是携带炸药进入中国公馆,致使中方高层人员死伤严重,这不仅体现了毒贩的冷血无情,同时也反映了这些地区对孩童的教育和保护措施严重不足,从而将无数的孩子推向了毒贩的手中——成为毒贩的“童子军”。
想要活捉毒贩首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影片刚播放不久,缉毒警察们去解救被毒贩关押的人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救人还是抓人,都会有人想方设法的杀死他。在很多时候,警察们都是因为必须活捉毒贩,而不得不与其展开更持久的斗争。影片中一名缉毒警为抓毒贩,获得他们的窝点,可以看到他拿出枪后原本是对准毒贩,接着将枪口偏向了其边上的玻璃,打碎玻璃使其受伤,历经了几次波折才将其抓住,最终得到了毒贩窝点的情报。
最终影片结束,在缉毒警察的努力下,成功捉拿毒贩,将其押到了中国接受审理,让无辜惨死的13名船员不再遭受蒙冤。在影片结束后,有14个名字出现在了荧屏上,这是在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与毒贩血战而牺牲的缉毒警察们,他们为国捐躯,最后只有名字能被留下,是的,只有名字。影片中警察们为牺牲的缉毒犬给予了碑牌,当世人都疑惑为何只能为狗立碑,人却不行?这个痛或许只有他们自己能明白,缉毒的危险不只是对于缉毒警察而言,还有他们的家人。而不立碑,也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家人,防止其遭到毒贩的报复。这是他们从当上警察的那一刻起,身上担起的责任与意义。
最近在好友动态里看到了一个消息——“对不起,我是警察”。这句话同时也是《无间道》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深入人心。在现实生活中,这句“对不起”不是对那些违法犯罪者说的,更多是之于亲人——或新婚妻子、或强保婴儿、或年迈父母。只是,他们不说,他们把这些亏欠深深埋在心底。舍小家为大家,是他们必须做出的选择,他们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却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和好丈夫,只能通过维护社会的安稳来维护家的安稳;只能通过坚定自己的信仰来实现自己的使命;只能通过不让家人担心来强大自己的内心。
警察,不畏风雨险阻,全凭一身正气。张涵予饰演的高刚是一个结过婚,也有过女儿的人。但这一特殊的身份,不能保证家人的安全,与妻子离婚,女儿跟随母亲生活,也是万全之计。在现实生活中,不知又有多少人只能与丈夫分离,才能让丈夫全身心的投入不知下一刻是生是死的工作中去。
这样的感受我们不是身在其中无法得知,《湄公河行动》向观众展现的不仅仅是“禁毒”的艰险,不仅是中国实力的提升,同时也是向我们展现着离我们不远却又不近的一群人。他们也曾是一群普通人,但从穿上整洁的警服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是捍卫国家与人民的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