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浅谈“关于人的生与死”

浅谈“关于人的生与死”

作者: 叶粟 | 来源:发表于2017-12-27 20:17 被阅读0次

    读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甚是感动!

    杨绛走后,中国再无先生!

    钱钟书评论杨绛说:“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多么深沉的爱,多么到底的肯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是因为是杨绛先生的作品,二更因为这个我极感兴趣的书名。

    记得那段时间和陆老师在东搭公园散步的时候,一边走一边聊着天,聊到信仰,聊到家庭,聊到“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都深深的感受自己是无比幸福的人,都特别感慨的说:假如明天生命就此终结,我们也愉快的接受,接受这个命运的安排,此生足矣!在这几年中,虽然没有收入,在历经诸多感受以后至今日的平静知足。

    孔子受困于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段时间读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杨绛先生的博学,深刻,让我深感自己的肤浅和浮躁。粟,你竟然在人生的低谷时竟然还有了此余生的念头。真是汗颜!

    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一部探讨死亡的小说,书中描述了伊凡.伊里奇得知自己罹患绝症后,面对死亡的心理过程。

    伊凡.伊里奇面对死亡时,内心无比恐惧,而让他最为痛苦的,不是病痛的折磨,而是他发现自己这一生,并未真正地活过。这才是他恐惧的根本。

    孔子:不知生、焉知死

    如果死的意义,是揭示生的价值。走到生命最后的伊凡,才发现以往的生活目标,不过是追求官场或职位上的虚荣心和满足感,他的生命一直在向外看,从未向内看过自己,从未活出真我。

    一个人越觉得自己没有真正活过,就越惧怕死亡。

    很久前读过一段文字,说很多人到老年后,脾气变得古怪,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自己人生的不满意,而到了晚年,往往已经疾病缠身,体力不支,更无力去完善自己的人生。在这种情况下,更加恐惧死亡,同时受身体虚弱的限制,又不能有太多的情绪起伏,脾气自然容易变得古怪。

    面对死亡,生命是什么呢?

    二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很久,所以我们要好好的活好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我问:那什么叫活好呢?

    回曰:每个人都要好好感受活着的各种状态,无论顺境逆境,都去好好的体会、感受,我们的心念,并且时常窃喜我们还活着。

    俄国小说家纳博科夫在《说吧,记忆》里有这样一句话

    “生命是两个永恒黑暗之间的短暂火花”

    虽然我相信灵魂永生,但当时读到这句话,我的心还是被刺了一下。我用大概十分钟沉浸于这个问题。

    面对人人都逃不开的死亡,生命显得如此渺小、脆弱、绝望。死亡终究到来,一切都太虚无,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我前10分钟的思考,这个感悟让我无比痛苦无助,凄入肝脾。

    既然我离死亡终究越来越近,既然时间如此紧迫,既然要死很久,那我一定要把此生过得灿烂无比,一定要珍惜余生的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过得积极而有意义,最终要让我的生命更加贴近我的灵魂深处。这是我后10分钟的思考,这个想法又给了我无限的希望和动力。

    孔子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人生一世,究竟为的是什么呢?

    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该要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以后,也能升天。大凶大恶的,十恶不赦的下地狱。

    佛家说六道轮回,根据我们今生的所做所为,善业和恶业的积累进入六道中不同的道,在这一道修好后进入不同的道,继续轮回。

    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

    只有人类不断的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或许该是人生的目的吧!

    愿此生不虚度,没虚来!

    我们一起完善自我,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致亲爱的同修们,共勉。

    浅谈“关于人的生与死” 浅谈“关于人的生与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关于人的生与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kp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