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
庚子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期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月是開學之季節,我也報名讀書,只是覺得想學便去學習與一切都無關,只因讀書乃是妙事,本人從小就保持閱讀好習慣,讀書便如同呼吸自然,讀書能讓我受益無窮。多讀書,讀好書。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乃是最痛快之事。
個人的習慣,讀書是先慢慢記下再消化吸收,學而無窮乃是中國傳統文學的樂趣,每一個時期重讀經典便有不同之感悟在其中,南方與北方一同入冬,但南方不見漫天飛雪,而北方亦不見冬日之風和日麗,文字是個人的理解,不能說誰對誰錯,但試著代入文中順著作者的思緒,順著作者寫作目的,順著其背後動機去閱讀分析自然會別有壹番風景在其中。
多讀書,讀好書,多方論證,取其精華,融會貫通,自悟自得,把讀書當成一個愛好,既然是愛了便好好的玩出其層次,死記硬背不如一頭驢。
讀書的人有什麽可怕的?
“因為讀書的人具有看穿一切的眼睛,任何的掩飾、虛假在他的面前都無所遁形。”
在閱讀的人面前,沒有人可掩飾蒼白的頭腦。
高曉松在節日裏曾經說過一句話:“笨是隱瞞不了的。”
在生活中,妳很容易發現那些閱讀的人,他們偏於安靜,不經常發言,但一旦發言,就能直擊重點。他們更新知識快,從來不會在社會上落伍。他們能玩能工作,工作時專註,玩耍起盡興。
跟這樣的人競爭,能不害怕?
讀書的人還有什麽可怕?
“當他們讀書時,臉就藏匿在書後面。書一放下,就以貴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閃耀。”
是的,一個人的談行舉止,隱藏著他讀的書,走過的路,見過的人。
讀遍歷史,熟知帝王將相的人,不會輕易被權力折服。
熟知天文,通曉地理的人,不會被奇怪的現象所迷惑。
讀過馬克·吐溫的人,會懂得什麽才是真正的幽默,什麽是低級趣味。
讀過柏拉圖的人,會懂得什麽才是人生的完善。
讀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人,會懂得珍惜擁有。
讀過《老人與海》,會懂得男人怎樣才算堅強……
讀書的人,不會害怕孤獨,不會滿足現狀。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他人的一生。
讀書,是讓一個凡人呈現王者光輝最簡單最善良最徹底的方式。
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閱讀更容易通往寶藏的路。
一個優秀的作家,用二十多年去學習,用去尋找文字組合的奧秘,又用生去經歷,在經歷無數的喜怒哀樂之後,將那些過往的經歷,人生的感悟,情感最隱秘處化成文字。而妳,只需要數個小時,就可以竊取這樣的一生。
讀書是讓人達到最廣的唯壹途徑。
我們的宇宙很大,一百多億光年,我們的地球,不過是浩瀚沙海裏的一粒塵。
而就是這樣的地球,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也不會有機會全部遊歷。
更何況,還有時間這樣的維度,是我們永遠無法追溯的歷程。
唯有讀書,能穿透時間,橫渡大洋大陸,讓我們接觸我們原本永沒有機會接觸的世界。
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裝飾也是閱讀。
名牌衣服不一定合身,奢華的妝容總要卸去,但讀書不會。
讀過的書,就像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或許已經不記得,但他們正悄悄豐富我們的人生。
只要讀可書的夠多,在遇到非難時,會想起馬克·吐溫的幽默。
當妳孕育夢想(這夢想往往也來自閱讀),會忽略遍地的六便士,而擡頭望見那輪明月。
當孤獨時,有無數的人物從書中走出來,站在身後。
當迷茫時,閱讀不是道路本身,但它能夠擦亮妳的眼,讓妳發現原本沒有發現的路。
當妳沮喪時,閱讀不能帶給妳好運,但他能讓妳成為妳自己。
那麽,什麽時候開始讀書?
小學!
小學時讀書多的人,中學後腦子會更聰明,中學時愛讀書的人,大學時會更幽默,大學時還愛讀書的人,心胸比較豁達。
但其實這裏面還有一個因果鏈,小學愛讀書的人,中學才會愛讀書,中學愛讀書的人,大學才會繼續讀書。就像補鈣要在發育期,閱讀也有它的時機。
到了初中,開始沖刺高中,不會留給孩子太多時間,到了高中,孩子將被數理化的題海所淹沒。只有小學六年,那才是黃金的閱讀時刻。
小學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到了中學,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權,也有更多吸引他的東西,用來閱讀的時間只會更少。
在小學階段,孩子一周閱讀兩本名著,一年就是近百本,六年下來就是六百本。
用六百本名著訓練的孩子,將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向,為他們通往更高的文學境界鋪平道路。從而讓他們成為不怕對話、不會滿足、不畏孤獨、不會迷茫的可怕讀書人。
前段時間,有個親戚讓我教他的小孩子學寫作文。
孩子數理化都很強,唯獨語文差了點。
這已經成為了高中的普遍現象,真正拉開學霸跟優良之間距離的,不是數理化,而是語文。
而且妳會發現一個現象,語文很強的人,通常數理化同樣強,而數理化強的人,語文並不一定強。
因為語文強的人,一定是會閱讀的人。而閱讀是一門需要時間的功課。
我跟親戚說,作文沒有捷徑。只有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這個萬卷,要從小學就開始。
寧可小學不上奧數,也要從小開始讀書。因為它提升的是綜合能力。
奧數考的多是人的思維能力。
但讀書不僅於此,它首先提升妳的理解能力,其次是語言組織能力,第三還給妳展示不同的價值觀,最後,還教給妳人生百態。
沒有比讀書更為復雜的鍛煉。
所以,從小學時就開始大量閱讀的人,最開始可能成績並不特別突出,但到了初中,高閱讀的孩子將開始展現後勁,上了高中,高閱讀的孩子將完勝那些只會涮題的孩子。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閱讀就像內功。只有內功雄厚的人,才能厚積薄發,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功到自然成,正如曾國藩說:“妙也、巧也、成也,皆從極熟之後得之者也。”
當然,要讀好書,讀經典。讀低質的書,等於沒讀書,等於浪費生命。
對於我們來說,這個時代還有必要讀書嗎?這首清代詩歌《讀書有所見作》告訴大家,不僅要讀書,還要持之以恒。
讀書有所見作
蕭掄謂(清)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人的心靈就像茁壯的苗子,需要滋養才能好好生長。
苗木要靠泉水來灌溉,心靈則需要理義來潤澤。
一天不讀書,我的心中就沒有好的想法。
一個月不讀書,我的耳目就會反應遲鈍,喪失銳氣。
這首詩,意思並不難懂,但詩人通過淺顯的道理,讓我們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首聯,詩人用了一個貼切的比喻,將心靈比喻成苗子,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沒有得到滋養,人心就不能成長。
頷聯,詩人接著闡釋其原因。因為讀書才能帶動心靈的進步,就像禾苗需要泉水灌溉壹樣。
頸聯和尾聯,詩人以自己的切身體會,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這裏,讀書對於詩人來說就像吃飯壹樣重要,一天不讀書就會才思枯竭,一月不讀書就會耳目喪失靈性。
其實,最後兩句是在告訴我們兩個道理。
首先,書籍能讓人富於智慧。當對一件事情冥思苦想而不得時,翻開一本書,會讓你恍然大悟,原來古人早已告訴我們答案了!所以,詩人才會說天天都要讀書。
其次,書籍能改變人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飽讀詩書的人,氣質和談吐都會不同。而一個過於關註世俗事務而從不讀書的人,常常會讓人覺得乏味。宋代詩人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則語言無味。”
對於每個熱愛智慧、重視心靈的人來說,讀書就是世界上最為快樂的事情。
深夜孤燈下,靜坐於書閣中,手捧一本好書,徜徉在書香中,思想就開始遨遊,如同進行一場長途旅行,讓蔔足不出戶就能環遊世界。這一路上有艷麗鮮花,萋萋芳草,讓人沈醉,樂而忘歸。讀到妙處之時,就如同旅行中看到了一處奇異的風景,讓人心靈震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