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在小时候看武打片的时候有一种错觉,觉得一个人年纪越大,可能活得越好,比如说洪七公出场的时候,白胡子特别长,功夫就特别高。所以我们过去小时候,都觉得一个人越老就越酷越厉害。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年老真的不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我爷爷活了95岁,在人生的最后10年几乎全是糊涂的,他能认清我们都变得很不容易了。80岁以后,基本上就开始颤颤巍巍,然后很多人开始遗忘,开始糊涂。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活到一百岁,而且头脑依然非常清晰,什么东西都知道,明白很多的道理,一个百岁的老人愿意跟你坐下来,面对面地聊聊天,你会不会很重视他说的每一句话?
你们有没有和百岁老人聊过天?我曾经有幸向叶曼先生请教,叶曼先生是胡适先生的学生,你想想看多大年纪了。我在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过了百岁了,然后每周给我们上一次课。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叶曼先生说,“我从来不想记得我的年龄”,因为她是一位女士,她说,“我总想忘记我的年龄,但是忘不了”。因为每次只要出去见人,参加各种活动,她的朋友就会拉着她过来说,你猜猜她多大,然后她想忘也忘不了,每次都要提醒她,你已经一百岁了。
她跟我们讲的每一个故事,今天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活好》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百岁老人所说的东西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提醒,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真的想活到一百岁还不糊涂,可能真的需要同样的哲学支撑,他们讲的是很相像的。
比如说,这两个百岁老人,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叫日野原重明和我认识的叶曼先生,他们在被问到关于死亡问题的时候都是回答很接近。
叶曼先生说:“我现在的状态是时时可死,步步求生。”随时你让我死,我都可以去死,这是我对死亡的态度,“但是我每天都要努力地活着”。日野先生是说:“你问我怕不怕死,你问我这个问题,我就已经怕得要命了,说实话我是距离死亡最近的人。”因为周围的人都比他要年轻得多,“但是我依然会努力地活下去”。他们的价值观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跟百岁老人聊天,你会有特别多的收获,你没法指望他像写一本学术著作一样,说首先、其次、然后,批判性思维论证,一个百岁老人会跳跃这一切,他们是直指人心的。在读《活好》这本书的时候,我会觉得每一句话,你都可以细细地琢磨,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能够和一个百岁老人去面对面地询问他人生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