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是忘了自己慢吞吞的本质
每到一段因为完不成任务而焦虑的时期,我就会忘记自己原来是个慢吞吞的人,忘记自己不是不喜欢,而是适应不了快节奏的生活。
高三的时候,铺天盖地的试卷,如果不用交的话,总会有那么几张是写不完的。甚至连英语考试我都读不完试卷,后来我学乖了,每次先把最后的作文写了,再去做阅读,这样的话,就算读不完也可以蒙个 ABCD。
实际上我慢吞吞的原因还是对自己太苛刻了,什么都想奔着最高标准去,那就什么都完成不了。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忙着找工作。不愿意做朝九晚五的老师,想突破常规的框框,所以去面试了很多教育机构。但这个行业竞争压力特别大,就连入职前的培训时期,我改 PPT 课件都要改到两点多才能睡,第二天还要六点多起赶去第二天的培训。
不过后来我没有选择留在那里,因为想清楚了发展方向,培训到一半我就退出了。事后回忆起来,如果真的入职了,那这种状态大概就是我的生活常态,等到发现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假期可以用作休息,才会纳过闷来,本以为自己会为了目标去吃苦,实际上根本不是那块料。
2.总是羡慕别人风风火火的人生
记得大学的时候,我对网红的人生非常着迷,觉得自己努努力也能像他们一样为自己的热爱而活。把玩当做事业有着非一般的吸引力,哪怕他们背后经历着同样非一般的辛苦,我也愿意接受。
我当时觉得,他们好像各个都特别有活力,永远都不会觉得累。比如旅游博主,其实是实实在在的体力消耗,旅行过的人都该有体会,如果自己策划,还要额外耗费脑力,而且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意料之外的糟心事,总之就是从身体到脑袋再到心里的 360 度全方位打击。所以我当时剖析他们能永葆活力的原因,一定是因为在做自己热爱的事,将爱好变成一种日常的良性循环,就算累也会觉得幸福。
后来我才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做到永远有活力,不能不排除天生体力好的可能性。那些我羡慕的女生,大概从小就是不安分的淘气包,男生就更不用说了,本身就在体能上占据优势。想到这些其实心里凉了一半。本以为将这热爱的事变成良性循环后,我的体力会逐渐适应,可谁知我颠倒了本末,其实是因为体力好,他们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3.原来生活是漫长且重复的啊
前两天看维安写,到底该选择留在家乡还是去外地闯荡呢,她选择后者。文章结尾的时候她写:“只有我看过了,我体验过了,我才能心安理得的心平气和的投入那漫长重复的生活本身。”
维安思想高度确实高于我,或许我也早就知道了,却还不愿意承认,这生活漫长且重复。年轻时的我,希望我的世界是充满未知和乐趣的,过有意思的人生一直是我的宗旨。殊不知,生活有它自己的想法。
以前玩也玩过了,学也学过了,如今工作一年,辛苦劳累也尝过了。逐渐认清生活的本质,哪怕还有探索的热情,也挣脱不开朝九晚五的常规,最终那些所谓热情,都化为了无限重复中的泡沫,什么也没留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