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情之后,我们常常会采取惩罚,以达到让孩子不再错误的目的。
但是惩罚可能会带给孩子一些心理伤害,或者达到一些相反的作用。
(1)孩子可能会知道这样是件错事,但是下次可能还在再犯,因为造成错事的一些原因和因素依然存在。
(2)孩子可能会觉得大人居高临下,有脾气的孩子可能会采取反叛心理,更加的激怒老师或者父母。
(3)孩子可能并不觉得这是件错事,尤其是一些教育比较好的孩子,可能做错事都是事出有因,如果大人因此而惩罚孩子,甚至给孩子带上标签,孩子可能会觉得不被理解或者朝着我们给他带的标签的方向发展。
(4)孩子会偷偷的做坏事,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不被惩罚了。这样危险系数不是更高
所以惩罚不是目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代替惩罚的步骤(如果一些解决的办法不起作用,要更新办法,定时更新)
(1)和孩子聊这件事情,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问他还有没有别的想法(倾听并回应他的感受,不要评价)
(2)总结孩子的想法。 你做了这件事情,一是因为,,,二是因为。。。
(3)说出你的感受和想法(简短,非侧重)
(4)和孩子一起想解决办法写下来(可以引导让孩子先来,不做评价)
(3)筛选一些可以接受的方法来执行
(4)为达成共识而握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