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手绘
陈红松书王驾《社日》

陈红松书王驾《社日》

作者: 陈红松 | 来源:发表于2017-06-06 21:23 被阅读0次

王驾《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陈红松书王驾《社日》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王驾这首《社日》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作社的情景,却描绘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诗的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这地名本身很诱人,湖的名字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描绘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社日,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陈红松书王驾《社日》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将晚。古代习惯,祭社之处必植树。所谓“故园乔木”,即指社树,它象征乡里,故受人崇拜。其中桑、梓二木即古人常用为社树的树种。此诗的“桑柘”紧扣社日,即此之谓,可见笔无旁鹜。同时,村里植有“桑柘”,说明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像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农民的赞赏与热爱之情。

陈红松书王驾《社日》

相关文章

  • 陈红松书王驾《社日》

    王驾《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

  • 社日(唐、王驾)

    《中国诗歌集》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 诗歌分享151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

  • 读诗随笔‖“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一幅素描春社宴归图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王驾 王驾(851~ ),唐代诗人...

  • 王驾社日阅读与书写46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

  • 扶得醉人归

    读经典 写经典 裴洪顺书 社日 王驾 〔唐代〕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古诗&故事》诗中的农村还存在吗?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

  • 2017-11-01

    社日 唐 ·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天来阁墨痕30王驾社日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社日

    唐 .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埘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解析 社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红松书王驾《社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pn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