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742519/c5d639a2d63cc73e.jpg)
前些日子胡乱写的浅论摩尼教的文章,倒是有几个朋友看的有味,本想着就此搁笔,好好打打王者荣耀上个王者,无奈颈椎痛疼难忍,遂弃游戏还看杂书。
摩尼教或许是那个不经意间改变中国历史的宗教,但是要论起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想必无数人都会说出答案佛教,确实如此。对于佛教的研究鄙人19年的时候曾看了几本书籍例如《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六祖坛经》等,不尽详解,只是感觉这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经历了众多译经家之手虽不是面目全非,但有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导致修行的法门之别。至于后人能否修行成佛其实也无需较真,借用佛陀话语:“人是未来佛,佛是未来人。人人皆有佛性,唯执不空”。
至此也不想写些远离标题的话,笔者也和众多的国人一样在如此经济高速的中国笑看同处亚洲的印度,嘲笑它的种姓制度、嘲笑它的牛尿治病、嘲笑它的恒河水净、嘲笑它的厕所革命。但是直到我去了两次印度后,我改变了我对印度原来的看法,并且在众多的宗教书籍中看到了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看到了源自古印度的佛教是如何从印度教中吸取精髓输入中国成了国学经典。
![](https://img.haomeiwen.com/i8742519/50e4a403c6d07005.jpeg)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伟大的印度文明吧!如果说到印度文明我们必须要了解印度宗教,印度宗教和中华文学一样所有的素材都来源于最基本的生活劳作。公元前2000年到1500年《吠陀》诞生,做为口授相传的赞歌集在人们为众神祭祀时唱起。古印度是一个信仰多神制的种族,因陀罗是天界的统治者也是雷电云雨之神,阿耆尼是火神光明之神,楼陀罗是死亡毁灭之神;这三大神也随着时光的流传演变成了如今印度的三大主神。公元前2500年古印度人就已经会烧制砖石,建造房屋,可以通过竹器石器等工具建造复杂的灌溉系统,还有用来储藏粮食的巨大粮仓。只可惜雅利安人的到来破坏了古印度人所有的文明。Aryan是一个梵文词,它的意思是“高贵的人”;这群高贵的人在两河流域的美达不索米亚文明里较早的驯养了野马,改良马匹用它们来拖拉战车,驰骋千里。
雅利安人的迁移或许是源自粮食的缺乏和族群的争斗以及牧群的辗转,向西迁移的后来成了如今欧洲人的祖先,留下的人创造了灿烂的古波斯文明,向东迁移的人改变了最原始的吠陀文明。但是我们并不能在这里认为雅利安人的文明就一定比古印度文明更先进,反而雅利安人的游牧族群不如古印度人建立的农耕文明先进,只是因为基因的关系他们极其的弱小,当然无法斗争过高头大马的雅利安人。
公元前1750年至1200年,雅利安人开始在印度河流域聚集,并且建立小的城邦。由于征服了古印度人并且将它们变成奴隶,雅利安人解决了粮食问题,随着人口快速的增长,城市逐渐的扩大,各个氏族开始了控制耕田的斗争,在后期雅利安人族群开始分化,失去土地的人改变了生活方式,并且产生了新的族群。那些拥有较高人口和耕地的家族推举族群中的长者成为祭祀被称为婆罗门(Brahmin)。族群的族长和武士们被称为刹帝利(Kshatriya)。失去土地的雅利安只得屈从两个上等阶级成为吠舍(Vaishya)。那些被征服的人被成为首陀罗(Shudra)。还有一部分从事清扫秽物的人被成为不可触碰的人成为达利特人。
人类在自然中看到了各种力量,雅利安人也是如此把风雨雷电、太阳、月亮和土地都神话了起来,古希腊,古印度的人都是一样的认为万物有灵。而献祭成为所有那个时代敬拜神的方式。显然雅利安人是聪明的他们并不想完全的将达利特人消灭,毕竟达利特人先进的农耕水平保证了雅利安族群充足的口粮,促进族群势力逐步壮大,为了便于控制劳作的低下人种雅利安人在《吠陀》赞歌的基础上创造了适合他们控制古印度的四吠陀经,第一部《梨俱吠陀》这是神的赞歌,第二部《夜柔吠陀》关于礼仪的,第三部《娑摩吠陀》祭司祭祀的,第四部《阿达婆吠陀》民众对神的祈祷和家中敬神的礼仪;这四吠陀经将古印度人对三大主神的赞美诗歌写成奥义,并且在奥义中认定了宇宙真实的存在---梵。
一个永恒的、无限的、不可知的、没有性别的、没有过去、现在、将来、完全非人格的。也称无极者,太初。东方的东方是什么,东无极、西无极、南无极、北无极、上下皆无极,这是梵!(是否和中华文化的道有类似)梵是所有包罗万象的众生表现,灵魂被成为“阿特曼”(我,自我),我们所看到的存在都是“摩耶”(幻觉)。
对于生命的本性善良和邪恶时,在四吠陀的《奥义书》中引入了“业”的概念,“业”在梵词中被解释为做或者行动。而“业”的产生导出了“果”,而果又导出了“轮回”。而在无极的梵中,幻觉是不真实的是束缚于欲望的无知和痛苦的生命上,在轮回中重生,而“业”报做为四吠陀的奥义自然也成了打破轮回的神器,同时产生了新的宗教法典《摩奴法典》认定了种姓制度,规定了前三个种姓被称为“再生族”,第四个种姓被称为“一生族”。处于最低的种姓要无条件服从规定,祈求来世业报轮回改变自己的种姓地位。
当然人类文明的脚步是从没有停止过,无论多么强大的宗教也比不上权利、土地、金钱的诱惑。欲望增强自然会导致族群的对抗、城邦对抗、王国对抗;那个公元前600年的世界来到了一个明星璀璨的时代,在亚洲的中华民族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等智者,而在欧洲出现了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哲学家,在印度的十六雄国则出现了佛陀教悉达多.乔达摩、耆那教大雄(筏陀摩那)等宗师,而婆罗门教的奥义压制业报轮回终于在两大宗教的夹攻下痛苦的生存。印度大陆也像中国历史一样是春秋战国,各个小国城邦征战不歇,急需要宗教来凝聚分裂的人心,加强心灵的洗涤以便更好的统治。
耆那教和佛教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是婆罗门教的分支。因为有了祭祀就需要祭司,就有了高高再上的婆罗门。那些忍受千年的各个种姓,包括刹帝利都已经嗷嗷直叫,只等着那个身为王子贵族号称活到30岁都没见过生老病死的悉达多等高一呼,反对祭祀制度的呼声高起,婆罗门在种姓的顶端顿时感觉摇摇欲坠。
耆那教的宗师筏陀摩那和佛教的悉达多乔达摩都教导人们拒绝承认四《吠陀》经,他们说不论种姓,生活正派的任何人都可以解脱。
耆那教二元论的世界观,指出世界主要是灵魂和物质两个实体组成,人们通过苦行和禁欲就可以获得生命的解脱,舍弃那些满足你感官享受的幻觉,就可以从无休止的生命轮回中解脱,同时耆那教指出所有的生命都是神圣的,不要伤害任何生命,并且把这种教义践行到生活里去,教徒不去耕作避免伤害田地里的生灵,走路要清扫地面避免踩死生物,喝水要棉布筛漏不要伤害微小的生命。
佛教也在婆罗门教的“业”报,轮回,梵的基础上也吸收了耆那教的不害,禁欲的观点,详解关于解脱涅槃的因果关系,要遵行“三宝”、“四谛”、“五蕴”、“八正道”等修行法门。由于佛教在种姓平等上大作文章,宣传人人皆了成佛的理念,受到了各个阶层的喜爱。而佛教也算是恰逢时,公元前268年至前232年信仰佛教的孔雀王朝统治者阿育王终于击败了各国,统一印度全境包括阿富汗、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地,将佛教列为国教,并大量的制作佛教圣物做为佛教信物传播到亚洲大陆各地,在随后千年的时光里,佛陀舍利阿育王塔在世界多地被发掘也印证着哪段印度大陆最辉煌的佛教时代。
印度大陆在一次次的被征服中臣服,各种信仰各种文化随着征服者的角色变化而改变,留下了象征各个征服者权力的建筑、雕塑、道路等,历经了几百年发展的佛教再失去孔雀王朝的支持后在印度大陆缓慢发展,而远在印度东方的中土汉明帝刘庄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夜梦金人,这神奇的梦却将这来自印度的宗教,以一种极其顺利的方式传入了中国,并且在东汉永平十一年洛阳修建了第一个译经庙宇白马寺。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前后,来自希腊人的入侵,接着是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终于在大月氏的强攻下占领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贵霜王国,还没等贵霜王国屁股坐热笈多人又开始打过来了,接着是波斯的萨珊王朝(信仰摩尼教),后面是在中华大地被打跑的匈奴胡族。
公元500年左右,婆罗门教蛰伏了近1000年前后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经典奥义后再度兴起,并且将古印度的三大主神变成了现代印度三大主神梵天、湿婆、毗湿奴,印度教诞生了,直到信仰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成为印度的主人,而印度教已经成了印度人的宗教,那些被压迫的身躯可以屈服于穆斯林,但是精神不可屈服。尤其是将在中华大地已经融入中国文化的如来佛祖悉达多乔达摩都列位梵天的一个化身,和穆斯林的斗争自然是要上演,而一个中立于穆斯林和印度教中间的新宗教锡克教诞生了,时间来到了公元1469年。
而随后的岁月英国人的到来,印度人成了新宗主的殖民地,但是印度教却永远的成为了印度人的,而佛教早已离开了印度在中国花开五朵,耆那教的不害,禁欲的修行观自然对抗不了世俗的诱惑,从大雄至后的二十四逐渐衰落,成了现在仅有400万信徒的小众宗教,锡克教也只能在北部旁斋普还坚守着。
而在中国的佛教因为传播路径方式不同又形成了三种派别,位于云南的上座部佛教、位于西藏的密宗佛教、和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的大乘佛教。
我只所以写了这么关于印度的家常,是想让人们已最简单的方式了解印度文化的根脉,让我重新审视我们心中,眼中的印度,感受印度宗教文化中的万物有灵、不害、善恶因果、业报、轮回等。印度或许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坚持,选择与自然和谐,与生命和谐,与文明和谐,印度历经沧桑,依然还是印度人的印度。
古老的印度文明悠远深邃,看似未变却一直在变,看似变了却也未变。种姓的籓篱在世间早已被烧成灰丢入了印度洋,可是在印度人的心里却坚持了四千多年,一些宣称要平等的宗教口号也只是在众多寺庙里回响,人间充满了偏见和讥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