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场分享会,演讲嘉宾许石林先生分享了他关于读书的点滴感悟,很受启发。
读书到底要不要追求速度?
每次看到每天读完一本书的案例,都会忍不住觉得不可思议。过目不忘的人毕竟是少数,每天能有大段时间用来读书的人也不是大多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读书难道真的是读得越快越多就越好吗?
千万不要盲目贪多忘了质量,而是要少而精。否则,读再多书也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快和慢都是相对的。
例如读《史记》,读的时候每个字都不要凑合,每一句读下来,遇到不熟悉的地方,就停下来去查资料。不知不觉,就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这样读书看起来是慢,但其实养成习惯之后,脑子就会有个接受知识的方法,而不是一时图快,却搞得满肚子都是夹生的知识。
就像戏曲演员,他们在学戏的时候,基本上师父只教一出戏,反反复复地练,把这一出戏唱到尽善尽美。有时候一个字都要练上一个星期,一段戏要练上一两年。很多人觉得枯燥,觉得太慢,坚持不下来就放弃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会发现,把一出戏唱好了,唱其他就可以触类旁通、信手拈来。
练书法也是一样,永字八法,把这个字练好,再写其他字就都顺畅了。这个时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读工具书到底有没有用?
曾经有人批评说有些人虽然书读得多,但读的大部分都是工具书,却很少读无用之书。其实,无用方为大用,那才是涵养性情之书,才是真正有用的。难道读工具书就是急于求成?就是太功利?
诚然,“无用之书”蕴藏的是人生大智慧,但如果把读工具书、商业模式类的书划分为功利,未免太简单粗暴。因为工具书是具有实用性的,尤其对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行业需求来说,读工具书、商业模式之类的书同样很有必要。
学做菜,学手工制作、维修等等之类的工具书都同样很有价值。比方说你学会了把菜怎么做好,螺丝怎么拧好,实际上也是养成了对生活不凑合、不苟且的习惯。
再比方说怎么样把家里收拾得既好看又宜居,从生活用品的挑选到家具的摆放,每一样都能体现出你对生活的认真。
工具书会在某个领域里提供相对专业的知识,这些都是帮助你提高生活品质的途径。
创意到底需不需要文化体系?
这是一个需要创意的时代,要脱颖而出就需要与众不同。有人说创意就是要跳出原有的条条框框,让自己天马行空,脑洞大开,才会灵光一现。跟读不读书没什么关系。真的是这样吗?
创意都应该是有文化依据和文化积累的。并不是凭空想象,或者到处去借鉴、东拼西凑就可以实现。
凭空想象,偶有妙得,这种现象当然是有的,但毕竟是少之又少。它可能就是一种天才般的灵光乍现,而更多则是经过了前期的积累,甚至有可能是无意识的积累,却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从量变到质变。
就如同那些做创意美食的大师们,之所以能制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美食,也是因为他们无论在食材搭配、火侯把控、配料选择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所谓信手拈来的创意,正是得益于他们长期努力所积累和形成的专业知识体系。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有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那么,你是可以从中源源不绝地生产出好创意的。因为制造创意的思维足够发达,土壤足够肥沃。
到底怎样读书才记得住?
天分这东西真是强求不得。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好记性,过目不忘。那么对于平凡你我,怎么样可以做到提高记忆力,让读到的好东西为我所用呢?
加深记忆的两大利器:发挥想象与反复练习。
当你读到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或者是你特别喜欢的文字和语境,一定要停下来,反复咀嚼,千万不要蜻蜓点水般扫一眼就过了,否则,浅显的记忆根本经不起时间冲刷,转瞬即逝。
你不仅要反复读,还要发挥想象力,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场景,用这些优美的词句去描述,多练习几次,这样就记牢了,也变成自己的了。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景,就可以用同样优美的文字描述出来。
除了文字的表达方式,看待问题的思考模式同样也是如此。比方说你在某件事情上遇到了瓶颈,就是转不过弯来。但读到了一篇文章,作者的观点让你豁然开朗。那么同样,你也可以把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你遇到的其他问题上。
所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正是如此。过目不忘也好,一目十行也罢,只有把书中的精华能运用到你的生活中,才是真正的成长与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