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崖山决战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崖山决战

作者: 熊大大熊 | 来源:发表于2023-12-10 07:47 被阅读0次

谢太后和小皇帝被元军俘虏后,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拥立赵昰即位,南下广东。

后来,赵昰死在了路上。

陆秀夫和张世杰就拥立赵昰的弟弟赵昺做了皇帝,把水军转移到崖山,继续抗元。

忽必烈认为,必须消灭南方的小朝廷,否则会引起更多的宋人响应。

于是,他派张弘范向崖山进军。

张弘范先是劝降,但张世杰态度坚决,誓死不降。

崖山背山向海,地势险要,张世杰在海上将一千多条船排成一字阵,用绳索连接起来。

元军用小船装满茅草,浇上油,点着火,顺着风势发起火攻。

张世杰提前在船上涂了一层厚厚的湿泥。

于是,火攻失败。

后来,张弘范封锁海口,断绝宋军同陆路的来往。

宋军被切断了水源,只能喝海水,个个呕吐不止。

公元1279年二月,张弘范发起了猛攻,箭雨射向宋军。

张世杰和陆秀夫只好乘船撤退,陆秀夫和赵昺坐在一条船上,张世杰和太妃坐在一条船上。

宋军被元军冲散了,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进了大海。

张世杰明白大势已去,仍独自突围,不幸遭遇飓风,葬身大海,南宋王朝彻底灭亡了。

认知卡(崖山决战)

认知:张弘范先是劝降,但张世杰态度坚决,誓死不降。

张世杰明白大势已去,仍独自突围,不幸遭遇飓风,葬身大海,南宋王朝彻底灭亡了。

启发: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都是爱国志士,宁愿牺牲,也不要投降。国家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才有了复兴的希望。像毛泽东,像共产党,就是这样的人。有了他们,中国才有救。有了他们,才有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

相关文章

  • 崖山之后,仍是中华

    每一次少数民族政权的更替,总伴随着文人墨客的壮烈,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争论,总离不开崖山跳海的士大夫文人的气节。...

  • 中国的中世纪黑暗和桃花源

    自从1279年,宋亡于崖山之后,很多人都认为中华的脊梁断了,从此“崖山之后无中华”。对此,我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历...

  • 陆秀夫以及拜巴尔斯

    题记: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艾因加鲁特之后,东方铁蹄止步。 1.崖山 崖山海战(1279年),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

  •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竟然出自日本人之口

    崖山之后无中华,又称“崖山之后无中国”,与“明亡之后无华夏”一句并列。是互联网兴起后出现的一种网络历史学论调。 崖...

  • 崖山之后无中华乎?

    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这是出现在网络上的一种历史论调,那么这种论调是否合适呢?让我们来揭开这个面纱。 崖...

  • 无题

    崖山之后无天涯, 犹恨五胡乱中华。 燃萁日日皆煎熬, 年年不忘九一八。

  • 勿谈“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说起“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我们必须谈一下崖山海战。崖山海战是南宋末年宋元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

  • 宋元||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 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

  • 精彩纷呈宋王朝(第四部,第十九章,第七节)

    第十九章 二王继立难延宋 第七节 战崖山 公元1279年正月下旬,两军开始决战,张弘...

  • 南宋最后因何选择在崖山决战

    1.当时的海南岛,汉人很少,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带,可以说根基太薄弱;再加上汉人和当地的土著黎人不睦,导致后来元军进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崖山决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wu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