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

作者: Tinsi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07:48 被阅读0次

我是通过社群课程接触在行这个APP的,成为了建筑设计类的一枚在行行家,目前约见了5人,都是在专业内或者职场内的约见。

当然对比很多行家,被约见的次数的确不多。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专业性太强,而我们的受众群体比较少用这种APP,反过来说,会去使用这种APP的受众群体也是有一定情怀的,普遍来说对于知识付费或者个人自我成长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我创建了三个话题,都是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的。当我在开始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就在开始整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有价值的服务,我能帮助到别人什么。关于约见收费这一点,我定的价格并不好,199一小时,说实话一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被别人肯定的心态,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让约见更正式一点,不要那么随便。

在行

第一个话题,关于户型设计,其实大多数线上和线下咨询我的朋友都是出于改造的一个需求,这些在深圳尤其明显,大家想要改变自己的室内空间格局或者家具整理布置;这些可以结合室内设计,空间布局和家居整理术来考虑,的确是一项展现功力功力的活。我很感谢那些选择我的朋友,从我的个人专业角度发展来讲,使我更加直接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出发点的考虑,这样对我以后的设计工作考虑会更加贴近实际使用的需求。这样,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成长,绝对不是赚那几百块钱的意义。

在行

第二个话题,是我在带刚入行的小朋友积累出来的经验,希望用自己这么多年折腾出来的经验帮助更多的有需求的小朋友少走弯路,更快的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约见我的小王同学真的是一个很上进,对未来也很有规划和想法的,我们聊了一个上午,在她有收获的同时,我也了解到了90后这一代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其实间接的这些对于我们的户型设计和城市规划都是有影响的。比如我们的户型格局就是要与时俱进,关注新一代中坚力量的需求。

在行

第三个话题,行外人如何快速学会施工图,约见的都是入行年限不久希望自己能有很大突破的改变,能更迅速的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比如我们设计圈经常说的从甲方跳去乙方。我参考了网络上一些论坛的这方面课程,还在酝酿自己的课程系统中,我不希望追逐大流,而是要求自己能做出来实操性更强的课程,结合工作中切实需要的流程和模式,更直接快速的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做和建立自己的系统思维。

以上,感谢在行这个平台,让我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找寻到自己最大的价值就是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这句话不是场面话,而是你想要的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除此之外,你应该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实现它。

相关文章

  • 晚安

    有些人表达在行,有些人写作在行,有些人技术在行,有些人销售在行,有些人艺术在行,有些人赚钱在行,有些人穿衣打扮在行...

  • 在行

    What: 一个O2O咨询平台,当你迷茫、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寻找导师进行咨询 How: 导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

  • 在行

    今年2月有幸在微博上看到姬十三转发在行,那时候好像还是内测阶段,微博基本没什么消息,但是我一看到就被吸引住了,就默...

  • 在行

    昨天通过在行平台约见了一位比较年轻的老师,不算是心理老师,但是通过教练式的对话和启发,让我比较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心理...

  • 在行

    我是通过社群课程接触在行这个APP的,成为了建筑设计类的一枚在行行家,目前约见了5人,都是在专业内或者职场内的约见...

  • 在行

    某人擅长做某事,就说某人很“在行”。想不到“在行”竟然成了一款软件产品APP。 今天读萧秋水和剽悍一只猫的书《知识...

  • 在行

    请您允许别人来做您为别人做的事情,也就是说,请允许别人来解决您自己的问题。您可以这样:找一位合适的...

  • 我们一群行走的草原

    寂静的夜 听风 在天空行走 星河在行走 宇宙在行走 冬天在行走 时间在行走 我们一群行走的草原 走在通往春天的路口

  • 【度娘告诉我】在行APP是干嘛的

    课程中提到了“在行”,不知道在行是干什么的,老办法问度娘!在行,果壳网在2015年3月13日图出产品,通过“在行”...

  • 新增的额外开支

    这段时间没有在行里吃饭,放在行里的货不多,又一直在老杨那里帮忙,所以就没在行里吃饭。 行里供应饭是因为有货在行里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xj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