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短文是在去年回家的时候写的。在家里的那段日子,总想着应该记录一些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刻,但始终没有动笔。
直到昨天,我告别父母,离开家乡,再一次踏上征程,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地方。
早晨起来,天气很冷,窗外飘起了雪花。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刚刚离别的家乡,想起了年迈的双亲,我才忽然有了要写一写的冲动。
我是在2021年腊月二十五日和妻子一起回家的。由于路途较远,等我们提着行李箱踏进家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母亲为了等我们,还没有休息,硬是给我们熬了两碗热气腾腾的油茶,为我们驱散一天的旅途劳累。
家的夜色接下来的日子,全家人都忙着过年的事情。大扫除、烧肉做馅蒸年糕,忙的不亦乐乎。
除夕至,对联一贴,佳肴上桌,举杯共话团圆节。
春晚总是想看看,但没有多年前的渴望了。不知是节目不够精彩还是胃口过于挑剔,总之,看一会就没有兴趣了。
现在的人都玩了手机,一人一个,聚精会神,谁都懒得彼此说说话。
年味也淡了很多,没有了走亲访友的热闹场景,就连每年必来我家和父亲下棋博弈的本家叔父们也少有登门。
也许都有自己的事情再忙,比如要应酬子女孙儿们的例行拜年,操持张罗饭菜等。
人到一定的年龄,自己的时间就不由自己主宰了,得围着家庭、子女转。而且累并快乐着。
正月初的几天,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这样平淡地过度着,击不起一丝的波澜。
当然,别人的正月也有不一样的。尤其是年轻人,三三两两,每天吃喝玩乐。造的是迷迷糊糊。你听,“某某某真能喝,两瓶白酒没屁事”。
我向来不喜欢邀朋引伴。朋友也有,正月里偶尔联系联系,沟通沟通。也是应了那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因此我的朋友也都和我有类同的行为习惯。
我只想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陪陪我的家人,我的父母亲,和他们说话聊天拉家常。
母亲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会经久不息。古往今来、大事小情,一边操持家务,一边津津乐道着。
我从来无意打断母亲的长篇大论,只要她愿意讲,我就乐意听。
倒是父亲总嫌弃母亲的絮絮叨叨,有碍观瞻。可母亲也不示弱,总要想法怼两句:“你不说,还不让别人说了”
其实他们的互怼也算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了,都老了,能相互斗斗嘴,也是一种幸福。
我的家在农村,村里的住宅都是依山傍水,参差错落,导致没有统一的规划。尤其在生活用水方面,各家各自想办法解决。
村里水井打了不少,都安上了抽水泵,直接抽水到家里的水缸。但也有弊端,冬天水管子容易结冰,结了冰就抽不了水。
有人便在小河沟边上紧靠石山的地方挖出来几个小坑,用水泥砌一个围挡。坑底的石头缝里有一股清泉汩汩流出。功夫不大,就可以舀满一大桶水。
人们都说那里的水才是上等的山泉水,熬出来小米粥格外香甜。于是全村子的人都去抢着挑。
由于“僧多粥少”,供不应求。往往需要排队等很长时间,才可以挑上一两桶。
母亲也非常迷信那里的泉水是最好的水,平时都要亲自去挑。虽然不是很远,但挑水已经成了父母亲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了。
父亲已经挑不动了。每当谈起此事,父亲总会感慨万千。曾经年轻时的他,两个肩膀挑两担水,从沟里挑着上山嘞!
现在的他,八十了,背也悄悄地弯了。平时在家里看看书、写写字,劈些柴,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最近两年和他通电话时,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身体不行了,干点活就累,气上不来。
我们说,累就不要干了。地不要再种了。好好地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吧!可父亲说,那么多枣树,核桃树得管,要不都荒废了。
他还总和我说,让我回家,不要在外面飘着了,家里也可以活得很滋润。他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自家地里的枣子、核桃没人收拾,让外人摘了去。
我不敢想象父母亲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的事实,也不愿去想。总希望他们永远活着,起码给子女们多留一些孝敬他们的时间和机会。
然而,目前的我是那么的无能,除了在年关来临之际回去陪父母几天,几乎给不了他们任何的物质上的帮助。
平日里电话的问候和关心,也显得那么的苍白而无力。我常常自责并内疚的很,像我这样的儿子实实是严重的不合格。
没有办法,过了初十,我又得离家了。
我把已经买好了车票的消息告诉了父母。说实话,我很无奈。实在不想这么快就走。
母亲没有太大反应,只是反复念叨着,“感觉才刚刚回来,怎么就要走?”
父亲说“那么远的路程,多受罪呀!不能不走吗?”
父亲又在描绘守着家里的蓝图,给我讲述着村里某某某发家致富的例子。看得出来,他是想让我从此不要再出去了。就在家守着他们,守着这个家,守着那几亩薄田。
我知道他的想法对于我是不切实际的,最起码现在的我还没有可以回到家乡生活的能力和资格。
我也很想返回家里生活,我也确定将来某一天会回家,再不外出。但那时的我一定是有了一个充足的理由,让我能够自信和坦然的理由。
只是我不确定这个具体的时间,我很担心耄耋之年的双亲能否等到那一天的到来。这是个很残酷的现实。
姐跟我偷偷地说:“爸妈越是老了,越舍不得让儿女们走。”
其实我知道爸妈的意思,他们担心的不是自己,他们考虑的是我们出门在外的艰辛,路途那么遥远,社会那么复杂,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那一样不得疲于应付。
要不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嘛!父母什么时候都会牵挂着我们。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的爱。它要超越一切其他的情感。作为子女,一定要懂得“反哺之恩,舐犊之情”的道理,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就写到这里吧。愿天下所有的父亲、母亲幸福安康!愿所有的家庭都平平安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