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位皇帝写的书——《沉思录》导读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位皇帝写的书——《沉思录》导读

作者: 草石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6:21 被阅读29次

今天给大家讲一本关于安身立命的书,也是一本哲学领域的书。它在体例方面,属于箴言体,共收录了400多条警句箴言。书名叫《沉思录》,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玛克斯·奥勒留(121-180),也常被翻译为马可·奥勒留。其实这本书本来是没有书名的,作者玛克斯·奥勒留也没打算要把它作为一本书出版,这只是他的日记。后人发现他的这些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很有价值,就把它凑一块儿,取了个名字叫《沉思录》。

《沉思录》 梁实秋译

玛克斯·奥勒留是古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做皇帝时,古罗马帝国很不安定,四处战乱不息,这本书正是玛克斯·奥勒留在四方征战和政事辛劳当中的片暇,所记录下的文字。奥勒留在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均受过良好教育,甚至我认为,他在哲学方面的造诣远高于其作为皇帝的成就。

这本书的翻译者是梁实秋(1903-1987)先生,梁实秋先生是20世纪中国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梁实秋的学问非常大,学贯中西,擅长散文与评论,文字隽永;在翻译领域他做了一件很牛的事情,就是凭一己之力,花了四十年时间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四十个剧本)的翻译,也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沉思录》这本书也是梁实秋先生比较喜欢的一本书。

玛克斯·奥勒留自青年时代起即三度出任执政官,并在40岁(161年)时成为拥有全权的皇帝。这位1800年前的旷世奇人无意间给我们留下了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对这本书也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除了《圣经》,玛克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

玛克斯•奥勒留还是斯多亚哲学的晚期代表人物之一,《沉思录》是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杰作,原文是以希腊文写成的,但是译本极多,单是英文译本自十七世纪起至今已有二百多种。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斯多亚派哲学,斯多亚哲学是古希腊后期产生的哲学学派,创立者是芝诺。因其在希腊广场的壁画柱廊下面开办一所学校授徒讲学(“柱廊”希腊文作斯多亚Stoa),因以得名“斯多葛”(Stoikoi),意译为“画廊派”。芝诺附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认为宇宙的基本原素是火,人应“顺应自然”而生活。到了斯多亚哲学后期,也就是玛克斯•奥勒留时期,他们对研究自然毫无兴趣,主要思考和探讨的是伦理哲学的课题。早期斯多亚派那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已不复存在,所以后期也通常被称为“新斯多亚派”。该派是消极厌世的宿命论者,鄙弃财富(至少在理论上),主张禁欲主义,强调淡泊和不动心(不为外物所动),宣扬“肉体是灵魂的桎梏”。他们也提出“世界国家”、“世界公民”的观念,认为人应该友爱,甚至要爱仇敌,并认为奴隶也可作为人类平等的一员。那么,我们看出,“新斯多亚派”当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斯多亚派哲学是原始基督教思想的来源之一。

斯多亚哲学涉及三个学科:物理学、论理学、伦理学。这一派的物理学,简单的说,就是唯物主义加上泛神论。至于这一派的论理学则包括两部分,一是辩证法,一是修辞学,二者都是思考的工具,不太重要。奥勒留最感兴趣的是伦理学。按照这一派哲学,人生最高理想是按照宇宙自然之道去生活。所谓“自然”不是任性放肆之意,而是上面说到的宇宙自然。人生除了美德无所谓善,除了罪行无所谓恶。美德有四:一为智慧;二为公道;三为勇敢;四为节制。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对宇宙整体负有义务,应随时不忘本分,致力于整体利益。

《沉思录》没有明显的提示一个哲学体系,作者写这本书是在做反省的功夫,流露出无比的热诚。他的哲学是近于宗教的。他不信轮回不信往生,与佛教不同,但是他对于生死这一大事因缘却同样的不住的叮咛开导。佛示寂前,门徒环立,请示以后当以谁为师,佛说:“以戒为师。”戒为一切修行之本,无论根本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以及菩萨十重四十八轻之性戒,其要义无非是克制。佛教里有戒定慧三学,即三项训练: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 修慧——培育智慧。不能持戒,还说什么定慧?佛所斥为外道的种种苦行,也无非是戒的延伸与歪曲。斯多亚派的这部杰作坦示了一个修行人的内心了悟,有些地方不但与佛法是一致的,也可以和我国传统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克己复礼”之说相印证。

在这本书中,玛克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玛克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可以说《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在《沉思录》中,作者这样告诫自己:“生活中总要有一点闲暇。”在这闲暇中让我们浮躁的内心回归到平静,对自己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责任良知、行为习惯等方面多做反省。同时,《沉思录》告诉人们,不要执着倏忽不定的外物世界,不要执着于身外的名与利,不要活在外力的迫使下;而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按照社会理性的要求活动,放弃那些只对作为动物存在的人有用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赏析一下书中的内容。

每日清晨对你自己说:我将要遇到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狂妄无礼的人、欺骗的人、嫉妒的人、孤傲的人。他们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不能分辨善与恶。

——卷二第1则

后面还有几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这些人虽然这样对我,但并不会真正的伤害到我,因为我不会因为他们这样对我而变得堕落也不会因此而产生嗔恨。对待这样的人,更应该去慈悲的对待,因为他们糊涂,烦恼,也很可怜。

任何事,凡是强迫你违背诺言、放弃荣誉,令你怀恨、猜疑,或是诅咒任何人,要你扮演一个伪善者,引诱你追求需要墙壁帷幄来掩蔽的享乐,你都不要认为是于你有益的事。

——卷三第7则

在一个有节制的彻底清洁过的人的心里,你不会发现毒疮、坏疽或隐藏着的脓包;大限一至,他的生命不会是突然被切断——像悲剧演员台词未毕即匆匆下台那样。再说,他没有一点奴性,没有一点虚娇,不依赖别人,亦不离弃别人,不怕追究,亦无需躲闪。

——卷三第8则

莫以为你还有一万年可活,你的命在须臾了;趁你还在活着,还来得及,要好好做人。

——卷四第17则

要记住那宇宙的本质,你不过是其极微小的一部分;还有宇宙的时间,你所分到的,只是其中很短暂的,几乎是片断的一段而已;还有命运,你的那一部分是何等的渺小啊!

——卷五第24则

有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了吗?这是他的事。他的脾气是他自己的,他的活动也是他自己的。

——卷五第25则

你命在须臾,不久便要烧成灰,或是变成几根枯骨,也许只剩下一个名字,也许连名字都留不下来。遥远的回响而已。我们生时所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实际上是空虚的、腐朽的、卑贱的,我们只像是彼此互咬的野狗,只像是哭笑无常的孩提。

——卷五第33则

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个事实,我们都是要死的!

最好的报复方法便是勿效法敌人。

——卷六第6则

人的行径好奇怪!一般人都吝于称赞跟他们同时的人和他们的伙伴,而他们自己却非常注意后人的赞美;所谓后人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或永远见不到的人。这与你因前人未称赞你而感到悲哀,并无二致。

——卷六第18则

如果任何一个人能切实地证明我的某一想法或某一行为是错误的,我将改过而感激他。因为我寻求的是真理,没有人能为真理所伤害。但是一个人若执迷不悟有过不改,则真是受伤害了。

——卷六第21则

亚细亚、欧罗巴,不过是宇宙的一角。整个的海洋不过是宇宙的点滴,阿陀斯山(爱琴海北部的一个山岬)不过是其中的一块泥土;现在不过是永恒中的一点;一切事物都渺小得很,这样容易改变,这样容易消灭。

——卷六第36则

宏大的宇宙观!

要常常地默想宇宙间一切事物之亲密的结合与相互的依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牵连的,所以一切事物彼此亲近。这些事物彼此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

——卷六第38则

与佛说无异。

和我一同进入这个世界的人,其中有多少已经离去!

——卷六第56则

别人随便怎样说怎样做,我自己总是要做好。就好像是一块翡翠——或是黄金或是紫袍——总会一遍一遍地重复说:“不管别人怎样说怎样做,我终归是一块翡翠,我要保持我的颜色。”

——卷七第15则

一个人怕变化吗?噫!除了靠变化,什么东西能生出来呢?什么事比变化对于宇宙的本质更接近、更紧要呢?你能吃东西吗?如果食物不经过变化。离开了变化,人生各种需要能被满足吗?你还不明白吗?一个人的变化也是一样的,对于宇宙的本质也是同样必需的。

——卷七第18则

在短期间,你就会忘怀一切;在短期间,一切也会忘记你。

——卷七第21则

对东西发怒是无益的,因为他们毫不介意。

——卷七第38则

完美的性格应该是这样的——过每一天就好像是过最后一天似的,不激动、不麻痹、不虚伪。

——卷七第69则

力求自己免过,是可能的;欲令别人免过,是不可能的;薄责己而厚责于人,糊涂之至。

——卷七第71则

对人有恩,其人受惠,此外更何必再有需求——例如施惠的美名或是回报。

——卷七第73则

相关文章

  •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位皇帝写的书——《沉思录》导读

    今天给大家讲一本关于安身立命的书,也是一本哲学领域的书。它在体例方面,属于箴言体,共收录了400多条警句箴言。书名...

  • 每日书评

    书评:今天听了本书《沉思录》,感觉自己真是判断挺不准的,以为难看的书,实际都挺好看的,这本沉思录也是这样。这位罗马...

  • 《沉思录》的一些沉思

    近期突然看到了一本有点高深的书,叫《沉思录》。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

  • 沉思录[pdf]

    下载地址:沉思录[pdf]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作品来自奥...

  • 始读《沉思录》

    好兄弟推荐的书到了,今夜开始沉思。 借窗外风雨扫尽伏天暑气,在夜深人静时,读一读《沉思录》,好让思想驰骋于字里行间...

  • 《沉思录》:我们的今天,何尝不是曾经我们向往的未来

    导读: 《沉思录》这本书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

  • 一位古罗马皇帝的智慧箴言

    书名:《沉思录》 主题:一位古罗马皇帝的智慧箴言 字数:1005 001、简介:《沉思录》作者【古罗马】玛克斯•奥...

  • 《沉思录》| 奥勒留的智慧

    一位朋友同我说,她最近读了《沉思录》,这本书很发人深省。我这位朋友也算是有些智慧的人,既然她推荐,自然要好好读一读...

  • 沉思录

    把《沉思录》读完了,书不厚,那位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罗马皇帝写的这本随笔感悟,内容朴实深刻,读起来也不费力,主要是梁...

  • 《沉思录》——学会做思想的表达者,而不是附庸者

    书名《沉思录》 作者:马可·奥勒留 译者:梁实秋 简介:《沉思录》是古罗马“五贤帝”时代的最后一位皇帝——马可·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位皇帝写的书——《沉思录》导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z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