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忆童年之事。
思绪倏得回到了那个盛夏时节,我身上穿着松松垮垮的短裤,脚上踏着一双粉色的塑胶泡沫的老式拖鞋,乐颠颠地朝农田奔去,美其名曰是去帮忙干农活。
正当我走到半路的时候,却发现前方所要经过的土路十分泥泞。我这才想起了夜间那场时急时缓的雨,它像是故意不让人睡觉似的,就这样下了一夜直至天亮才罢休。可恰恰是这场令人又爱又恨的雨,却在浸润泥土的同时让一个小小少年的爱国梦有了得以圆满的机会。
小时候爱看红军故事的我特别佩服那些如刘胡兰般勇敢无畏的红军英雄,也激情澎湃于毛主席笔下的《长征》,什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折服于红军英雄百折不挠的毅力与心存大义舍生忘死的精神。我是真恨不得自己也可以生于那个不和平的年代,好有机会为拯救民族而效力,为抵御倭寇甘洒热血。而这场雨、这条泥泞的道路,却让我做了一场“长征梦”。
此时的我幻想着自己就是那万里长征中的一份子,一名因日夜奔波磨破了鞋子,继而磨破了脚的小同志。这一路上我从未叫苦,为了不拖累行进速度,仍努力行进着,哪怕饥寒交迫,疼痛难当,我的眼神依旧炯亮着望向前方,望向胜利的方向。
家乡居于平原地带,无山川大河,无崎岖山路,有得也只是雨后积水的小水沟和泥泞的土路。而我尽可能得让这条路漫长些,艰难些。为了让这个梦更加真实,我还脱下了鞋子,用手拎着它也给自己找了个不愿将鞋子弄脏的合理借口。我光着脚,正式开始了我的“长征”。
瘦小的脚丫一步步地踩在微凉的混有小石子和其他颗粒物的半凝固泥土上,认真且郑重着向前迈去。突然,我忍不住地嘶了一声,石子终于划伤了我的脚,眼睛里的光芒更甚了,我继续踏着泥水前进。
而现在横跨在我面前的是一条“沟壑”,而我必须“横渡”过去,不能退缩。我首先顺势作匍匐状,此时扑面而来的雨后青泥味我早已无暇估计,便迅速滑至下端;而后纵身一跃跳过小河沟,再作匍匐状,手大把大把地抓住一些杂草,脚借力向上攀登,丝毫不躲避泥土里的瓦砾和玻璃,只管目视前方……
这一路上也有一些是少年的我无法跨越的水沟,但我依旧不管不顾的去跨越,多数时我都是一只脚过去,一只脚半陷水中,而我甘之如饴,乐此不疲。
明明20分钟左右就能走到的路程,我硬生生地走了一个多小时。为此我的手上脚上大大小小的伤口添了不少,身上、衣服上也满是泥渍,但笑容却是愈加灿烂了,况且我也不觉得腾痛因为经受疼痛。因为红军英雄们就是这样的啊?他们从不喊苦叫累。而我是他们中的一份子啊,自然不怕。
翻山越岭多时,我终于望见到了田里劳作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他们见我许久未来,还有些担心呢,所以他们在看到我的那一瞬间便纷纷朝我挥动手臂大声呼喊。而我却微微发愣,这场景就像在真得再迎接我凯旋一样。须臾间我才反应过来,忙振臂回应着。
高兴之余,牢骚也随之来临,他们唠叨着我把衣服弄脏了,走路也不小心,担心地问我怎么划伤了手和脚……但这些早被我当成了成功的乐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