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大世之争,各凭本事

大世之争,各凭本事

作者: 2203463621c3 | 来源:发表于2020-07-18 00:28 被阅读0次

最近公众号的更新又开始变得缓慢,像是一处忘记浇水的私人花园。

我一直在忙一些自己的事情。修改了两篇短篇小说投给了杂志社,另外写好的三篇3000字左右的短文原本应该按原计划发出来,但临时决定留下来参加新概念。而这些都要求不能在任何平台公开发表,就算是属于自己的。

杂志社的审稿周期很漫长,一个月或三个月,有些甚至长达半年,不过对于效率高的编辑需要的时间也可能只是几天而已。尽管时间长,但在杂志上发表一篇8000字的小说收入可观时,可以拿到近1000元的税前稿费,有时还会被其他杂志转载,可这篇文章的刊登和影视版权也就此与你无关。

然,有些杂志社的编辑并不看大众邮箱,大多数的编辑会更倾向于培养自己的作者,私底下找她们约稿或是签约成为专门的写手。加之杂志是一个月只出本到两本,而这些手头上的作者完全可以满足稿件的供应量。看邮箱的一般只有刚来上班手上没有作者资源的编辑,这种情况也完全看个人运气。邮箱里的投稿通常也是上万的量,如果不是被编辑眼熟,结果多半石沉大海。

我之前给韩寒的One投过两篇,一篇我等了半个月编辑没有回复,一篇我觉得写得还可以的小说,编辑在两天内回复我创作方向和风格不符,期待我再次来稿。由此可见,有时不必等待那么长时间,绝大多数的稿件编辑都是不会回复的,一是工作量巨大,二是邮箱会难以打理。虽然不建议一稿多投,但一心一意的等待也并不会显得高贵。

我现在的创作风格好像和很多以前看过的杂志渐行渐远,被退稿的理由要么是因为在自己的平台发表过,要么就是风格问题。前段时间好不容易找到《流年》的约稿函,觉得风格十分契合,投稿过去后才在网上无意中发现这本杂志早几年就已经停刊了,但仍旧有不少做投稿整理方面的公众号在不清楚情况下把这篇征稿涵发出来博人眼球赚取流量。我后来找到了之前的编辑非蓝,她证实确实已经停刊很多年。

在给杂志投稿前最好自己先在网上找找相关信息,这种整理类的公众号绝大多数都是分食一杯羹的,或者上淘宝看看有没有最新一期的杂志出售,就能推测出消息是否可靠。

不过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碎片化的司空见惯,大家如今也更青睐于电子式的阅读,之前看过的很多杂志现在都已经停刊。曾结识的一些杂志编辑绝大多数都跳槽到文学网站去了。说实话,文学网站虽然门槛低,表面看着人人都可成为写手,但事实并非如此。网络上一篇长篇小说也得好几十万字,如果签约还得每天更新1000字或者3000字以上,不过能够签约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这当中需要投入的时间很多,如果不是全职写作或者受过专业训练,不仅是在字数上很难完成,在创作上也很容易匮竭。

身边有一个朋友每天都在网站写小说,估计写了三四年,现在仍是无名小卒。如果没有办法保持日更,就算签约也会被平台死死束缚。网站上大部分没有签约的作者是没有稿费的,签约的作者稿费也低得可怜,你花上一天写的几千字最后的收入可能还没有你去麦当劳兼职一个小时赚的工资多。当然啦,如果你能写出几百万字的热门小说,版权费也可能上千万,影视版权自然也不会低。

说到投稿,其实给公众号投稿水也很深,过程如同浑水摸鱼,你捞上来的可能是鱼,也可能一无所获。尤其是像一些当红的公众号,一篇阅读量10万加的稿子的收入甚至可以是上万元。但这类公众号会有自己的内部作者群,加上高额稿费投稿的人自然前赴后继,而邮箱也是偶尔才会看看的。这一类号写的大多是热点文章,很考验作者的创作速度,如果你没能认准时机及时写出来,这个香饽饽你是分不到的。

不过据我观察,他们的写作模式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大量的材料,大量的名人名言,加上一些金句和一个哗众取宠的标题。这会限制住创作思维,对于追求更高造诣的人无疑是把她们推向死路。

还有一些公众号会借着征稿的名义骗稿,这种骗不是说真的把你的稿子拿走却不支付稿费,而是骗你稿子里的创作思路。上次还有人后台留言问我怎么都是我自己写的稿子不见其他人的,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目前我还没有在其他平台发布征稿消息,如果关注的人里没有人来稿自然就只是我在写。

至于新概念,虽然念高中的时候参加过,但现在再回头去看之前写的5000字小说,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过去我总是急于向别人展现自己积累下来的词汇,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也因为内心的原始性而把它塞满。像是一条总是无法满足的金鱼,最后因饲料食用过多而把自己撑死。现在参加新概念已经没有当初为了得到参加自主招生的名额过于功利性的目的,更多的是希望能够收获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是去上海的机会。

以上文字写于上上周。文章发出来之前都在忙碌生活。

相关文章

  • 大世之争,各凭本事

    最近公众号的更新又开始变得缓慢,像是一处忘记浇水的私人花园。 我一直在忙一些自己的事情。修改了两篇短篇小说投给了杂...

  • 对话

    老者说: 禅机 就是: 走出院墙避俗世之争; 步入寺门修大自在禅。 我问: “出去进来如何做人?...

  • 各凭本事

    我凭本事一家一家店试衣服,你凭技术一家一家店搭积木! 配合的,不太完美! 我试完了衣服,你还没搭好积木,节奏不一致...

  • 黑色止血钳第一集

    神乎其神的佐伯大神出场,同时兼顾两台手术,其中还涉及两大医院派别之争。 涉世未深的世良实习医生遇到了技术非凡有怪癖...

  • 知行格-英雄之旅05日

    阅读:《说部之争》前两篇 健身:20个俯卧撑 日收获与内省:充实的人生总是充满乐趣的;《说部之争》营造一个假想的世...

  • 女性不上桌

    过年期间在某APP上掀起许多关于民风民俗的大争论——下跪拜年之争、女性不上桌之争、汉...

  • 公司控制权,用小股权控制公司的九种模式

    关于公司控制权,很多朋友都知道万科之争事件吧?网红公司ofo的否决之权之争、贾跃亭与恒大的FF之争,摩拜CEO不希...

  • 京东“金机奖”开启电商新的竞争模式,显示着三大战略信号增长销量

    文|罗皇保 巨头的电商之争愈演愈烈,从商超之争、物流之争、金融之争、新零售布局之争,愈演“口水”之争,独家货源之争...

  • 《技术垄断》3:技术时代,文化怎么办?

    提要 信息传播有两大派之争,就是耳朵与眼睛之争,口语与文字之争。这个从两千年前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就开始的争论一直延续...

  • 《创业篇》寻求商道

    凡乡野与乡野之争,国与国之争,宗教与宗教之争,派别与派别之争,都是人心之争。 人生真知己难觅,无非都是浅浅的友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世之争,各凭本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bo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