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入没有觉察的情绪空间时,头脑会左右我们的许多行为。但作为角色的演绎者出现时,也就有了观望的心态。看着当下这个我的情节浪花翻涌,就明白念头感觉和身体正处在变化中,片刻不停。角色和角色的对应方都在各自位置上出演情绪和情绪对境互为缘起的戏码,但有时会莫名其妙的游移到其他角色,因为演绎的角色太多,有时就出现了混乱的窜场。
想起前一段时间,孩子电话说起一个小师妹感觉工作压力大,抱着她痛哭了一场,她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具体原因我没询问太多,却说那你让她倾诉就好了,说完哭完就释放了没啥,都得经历一些痛苦。然后就是一番说教,事情过去了好久这会想起这次电话幡然醒悟我在角色迁移,当下我只是妈妈,怎么就跑到了导师的位置上,还自以为是的说教却被孩子驳的哑口无言,如果只是处在母女的角色就会静下心去倾听孩子要表达什么?那一个被学妹抱着哭诉场景下带给她的触动是什么?那这个沟通估计效果会大不一样。
还有家庭序位,我的婆婆老年痴呆,她会在没有安全感的心境下完全依赖小儿子的陪护,有时我的出现也会带给她内在的恐惧,就会在混乱的头脑运作中想象出一系列自导自演的戏码,我虽然明知她的痴呆却也会不由自主被带入场景,比如她在赶我不让进入她的家时,在絮絮叨叨一次次问一些无厘头的重复的话语时,得不到回应发脾气时,就很想逃离切割不予理会。那时就忘了这是一个有病理显像的老人,风烛残年之际在幻相里维护她虚弱的安定感。我所对应的角色和关系只是给予尽可能的安慰和赡养,演绎却不带入场景。
单位里我也是有不带觉察的乱闯一气的时候,一顿饭局下来就看到有时大家吃饭时你来我往天南海北畅聊时,就有员工代替老板角色振振有词的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也有窜场某位员工领导教育她行事方针对策的,还有把家长里短的评判指责挪移到工作场合对镜贴花黄的,真的是“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时才感觉“众神归位,天清地朗”的深刻蕴意。
要设法让头脑里那些喧闹的思想、情绪不再干扰你宁静的状态不是一朝一夕的功课,这就像我们带着觉知在观赏一部情景大剧(又何尝不是呢?)有喜怒哀乐爱恶欲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有朝而复始往复叠映,但我们知道这就是生活的体验,体验中找寻那个清明的本自具足的我,然后带着觉知带着丰盛去和这个万物互联互通的世界融合,随缘随喜的从角色的演绎处萌发善意的种子,迎着阳光雨露成长壮大!
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角色我给自己一个角色归位小贴士:
1. 提高自我觉察:
定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是否合适。
在与他人互动时,保持警觉,注意自己是否不自觉地切换到了另一个角色。
练习正念冥想或其他形式的注意力训练,以增强对当前情绪和思维模式的敏感度。
2. 设定清晰的角色界限:
明确了解每个角色的责任和期望。在家庭中作为父母或子女,在工作中作为同事或领导。
为不同的角色建立心理边界,提醒自己在特定场合下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当感觉到自己可能要“窜场”时,暂停一下,重新评估当前情境所需的角色。
3. 练习有效沟通:
学会倾听,给予对方充分表达的空间,而不是急于提供解决方案或指导。
使用“是吗等”语句来表达感受和个人观点,避免让交流变成指责或命令。
适时调整语气和用词,确保它们符合当前角色的要求。
4. 寻求反馈和支持:
向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咨询,获得关于自己角色表现的真实反馈。
在生活中带着觉知觉察跟着走,练习更多有关生活和角色管理的心法。
5. 实践同情心和理解力:
多做事情,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定位自己在关系中的位置。
对自己和他人抱有宽容的态度,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时难以正确处理角色转换的问题,多些慈悲包容理解。
6. 维护个人健康:
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放松活动,这样可以减少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角色混淆。
培养健康的应对机制,如坚持练习太极八段锦、书法艺术创作等,帮助缓解紧张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