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
杂谈:30年前的鸡汤

杂谈:30年前的鸡汤

作者: 三角猫 | 来源:发表于2014-11-28 11:15 被阅读65次

    之前有条泰国电信出品的视频,网上转得挺火。

    大意是某穷苦孩子因为母亲卧病,在小饭馆偷东西。店主不仅没有责骂他,还给他装了碗菜汤让他带回家。小孩深受感动,奋发图强,成为一名名医。多年后在饭馆老板重病,女儿惆怅满腹之时医生施以援手,并以“当年的一碗菜汤”结清巨额医疗费。

    泰国电信近几年经常出一些这样的催泪公益广告,制作方面水准不错,社会效应也挺好。然后刚刚提到的这个,不禁令人想到另一篇类似的故事(看过的可直接跳过引文):

    《满满一大杯牛奶》
    <br />一个出生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br />当一位天使般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了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br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不好意思的说:“我应该付给您多少钱?”
    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br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你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br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br />若干年后,有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br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喝的天使。
    <br />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br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把她的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br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可是,当账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br />“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霍华德·凯利医生到底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知道。一生为妇产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的医生,已于1943年以85岁高龄去世,我也没有办法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考证。个人觉得,也许有部分内容是真实的,但是经过了艺术加工。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觉得这文章的风格有些眼熟?

    没错,这就是典型的“读者体”,满满一大碗的鸡汤:
    当年付出的一点点爱心,在多年后一个意外的地方得到数百倍的回报。这一点点爱心,可能是一支铅笔,一大杯牛奶,或是一碗菜汤。

    倡导爱心当然没有错。不过把这种故事翻来覆去用不同的包装一次次地讲述,就难免有些让人反胃。而这些文字表面上在赞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可实际上传达的还是“好人有好报”的古朴思想。

    查了下,上面这个故事还是一篇小学语文阅读。阅读题考察的,除了文字结构外,主要也是“施恩不图报”,“知恩图报”等思想。看来今后这种故事还非读不可。

    故事想传达的东西本身,没有错。

    不过,出生时选择了困难模式的我们,面对这些还是需要平常心一些。读多了这些文字,其实更容易因为事情没有按照美好的路线发展,导致更深的失落和不平。

    坏人未必被雷劈,好人未必有好报。佛说因果,也不见得一定报在现世。

    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共勉。

    后记:

    做好事要报酬就政治不正确吗?孔夫子给我们展示了另一个角度: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吕氏春秋·察微》

    大意是,“不求回报”提高了社会“仁”的标准。这对塑造个人形象固然极好,但是普通人就更不愿意做好事了。这对整个社会来说,反而更糟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30年前的鸡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fg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