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熊熊日记:27、感冒一例

熊熊日记:27、感冒一例

作者: 9135ce7a176b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09:05 被阅读0次

文/熊熊

难得周末,应该约个会的。

没有约成。

冻感冒了。

新兴街东边有个捐衣服的绿色箱子,我一股脑儿把去年冬天的衣服和今年冬天以前的衣服全部都放里头了,包括那条能给人带来无比温暖的保暖裤。

现在捐衣服还真是方便,到处都可以看到那个大绿柜子,记得12年第一次开始干这个事的时候还是我自己掏的邮费,应该是寄到四川哪个地方了,光邮局的平邮都掏了一百多,现在几乎每个小区都有,还真是好。

刚工作那几年,工资比较低,买的衣服也便宜,不穿了就洗洗攒起来,捐出去。

工作几年了,工资涨高了,好像也还是没买过几件贵的衣服。

最贵的一套应该还是叶蔚林结婚的时候找我当伴郎。

彼时,我应樊总之约去驻马店考察共享经济的项目。

春亮、蔚林我们仨在驻马店解放大道的商场转了大半天买了一套西装,那时候我是真瘦,刚辟谷完,才130斤。

穿上后苗条又纤细,可惜我现在多了25斤的肥肉,喔,上天,你对我做了什么???

现在,体重基本上每年都有一个大的起伏。

基本上一辟谷,蹭的一下就瘦。

一复谷,蹭的一下就又胖了。

主要是我太能吃。

以至于我成了我们办公室仅排陈婷后的二号吃货。

特别爱吃甜食,巧克力是最爱,这样能不胖吗?

以至于我每次密集相亲之前都要先辟谷一段时间,瘦下来再说,免得好看的衣服穿不上,我也是醉了。

一方面爱吃,一方面又懒得运动,最主要的是掌握了辟谷的诀窍,觉得瘦下来很容易,所以也就有恃无恐了。

以至于我往往是上半年很瘦,下半年就胖,这个月忽然一下瘦了,两个月不见又胖起来,我也是醉了。

眼镜妹的眼镜店旁边有个劲霸男装,里面的夹克穿起来很好看,我一口气买了好几件,结果我夏天买的,秋天就穿不上了,只好挂在衣柜里,打算等瘦下来的时候穿,以至于我到了秋天又要买适合现在体型的衣服。

这几年收入高一些了,但好像还是没买过几件贵衣服。

为此,我爹和我妈没少数落我,你也买几件像样的衣服,整天穿的是啥,跟土老帽一样,去哪儿找对象,哪个姑娘能看上你?

主要是我爹太讲究。

我觉得衣服嘛,有的穿就行。

我基本上每年要捐两次衣服,所以还是有点舍不得的。

我的心量还是有点小,需要修炼。

要是真是因为穿衣打扮的问题而找不到对象,那我宁愿

打光棍?

你想多了!

还是坚持讲究一些!

毕竟我爸和我妈为我找对象的事已经催了我好几年了。

今年上半年换了新的工作,不太有时间考虑这些事儿,到了冬天才想起来。

尴尬的是,我头一天捐出去,第二天就开始下雪,而我趁着下雪的关口进山了一天,感受到了凛冽的寒风吹袭我粗壮的大腿,冷!

晚上拜了两个108后洗了个热水澡,洗澡间离我开着空调的卧室只有0.8米,我洗完之后光着身体蹿进了卧室,开门的时候,我去,真冷。

估计是下半夜开始发烧。

哎呀,终于感冒了!

我心中一阵窃喜。

毕竟,我开始正儿八经的学习伤寒论了,我得试试我现在水平怎么样了。

为了更全面的感受这次感冒的症状,我特意等到了下午。

头疼:从脑仁疼到前额,是那种闷疼的感觉,好像血液堵在了脑子里,而头上的毛孔又不通透,闷闷的疼。

眼眶疼。

肩膀、脖子、背部、腰酸痛,骨节疼痛。

浑身无力,坐卧不宁。

发烧,烧到我开车的时候暖气开到最大,卧室的空调开到28度的时候仍然浑身颤抖。

无汗,恶风。

脉浮。这是我第二次真切的体会到"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的感觉。

第一次是在世凯的右关上,彼时他正结束连日的接待,胃有虚火,应该是浮数。

那综合诊断一下吧。

我第一反应应该是麻黄汤证。

为什么不考虑是桂枝汤证呢?

虽然也是头痛、脉浮、发热、恶风。

但关键是无汗。

《伤寒论》第13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汗与无汗的区别,桂枝汤有汗,麻黄汤无汗。

那肯定是麻黄汤证了。

但我脖子和背部都疼,有伸展不开的感觉。

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项背强几几”。不要以为“项背强几几”就是大椎穴那里不舒服,可以把“项背”延伸,头项、腰背都在这个范围。从后头部一直到腰骶部,后背部的拘急感、疼痛感、倦怠感,都可以看做是“项背强几几”。

那确定是葛根汤证了。

刚好下去要去邮局订报纸。

我拐道八一街赶紧买了条保暖裤,穿上之后,哇,瞬间就温暖了。

旁边有两个药店。

第一家药店中药饮片不上货了,改用超微颗粒,找了半天什么都齐了,就缺麻黄一味药。店员翻出来一包麻黄根,问我能不能替代。

什么?

卖中药的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怎么行?

麻黄是用来发汗的,麻黄根是用来止汗的,两个东西的作用完全相反,怎么能相互替换?

果断放弃。

换另外一家,春源药店。

这个店员还是比较靠谱的,看样子应该是个中医,女大夫。

她说:抓什么药?

我说:葛根汤。

她说:有没有处方。

我说:我自己开的,没有处方,我给你念一下吧。

她说:好。

然后,她拿出笔开始记录。

我说:葛根60克,麻黄45克,桂枝......

她赶紧打断我:麻黄多少?

我说:45克呀。

她说:你干什么用的,怎么量这么大?几天的?

我说:我治感冒用的呀,就一副的量呀。

她说:不行,这量太大,开不了。

然后她在网上给我翻麻黄用量过多会怎么怎么样。

麻黄过量大致会导致三大后果:过度发汗、过度兴奋、肝损伤。

额,我无法给她解释为什么用这么多,反正是一直保证把一副药分两天吃,这样每顿的服用量也就相当于不到8克了,她才给我开了药。

没有煎药壶,我又在店里买了个煎药壶。

100块,网上才49!

需要生姜和大枣做药引,我实在是无力逛菜市场了,就到餐厅要了一块生姜和12粒大枣,说是大枣实际并不大,所以大师傅硬是要多给我几个,我说12个就够了。

不得不佩服医圣的智慧,你说这还真是神奇,明明同是12粒大枣,重量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你即使是同样的重量,11粒和13粒都不行,还非得是12粒。

后来有一种解释说12对应的是哪个脏腑,我记不清了,反正是暗含象数。

额,太深奥。

下班后,我开始煎药。

麻黄和葛根是要先煎的。2000ML的水煎到1600ML再放其他的药,然后开大火煎至剩600毫升,分三次喝完。

我大概煎到700毫升的时候就停止了。

喝药之前我再次认真体会了一下身体的感受,彼时我觉得发烧至少在38.5度以上了,我特意接了一盆热水泡脚,脚放进热水里根本感受不到热度。

我是10点喝完药躺下的,大概过了五分钟,可能还不到5分钟,因为闭着眼睛的时候总是下意识的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我就觉得身体开始发热,但是还没开始发汗。

大概过了有20分钟的样子,头通开始减轻,或者说减轻了一大半,但还是疼,只是没有那种闷闷的疼痛感了,眼眶已经感觉不到疼了。

我睡着了,12点半的时候醒了。

全身温暖,有微微潮湿的感觉,而不是像吃了西药退烧药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

将近两个小时,感觉感冒已经好了一大半,自己感受了一下,应该是退烧了。

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周六,起床吃了个早餐,又喝了一次药。

睡了一天,到晚上的时候,一副药已经吃完,感冒已经好了八分。

剩下两分,不打算吃药,等他自己好。

周日下午,郑州出差。

本次重感冒至此,一副药,一天一夜完全搞定。

医圣诚不我欺也。


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籍粥之功。

麻黄汤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

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叫粥到牙。

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

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熊日记:27、感冒一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gj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