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气候变化,气温上升,冰川融化,降水增多,洪水泛滥,这时,西方是诺亚方舟,东方是大禹治水。
看出什么区别来了没有?
西方是大水来了,我要带着老婆孩子牲畜家产去没有洪水的地方。
东方是大家要联合起来,一起抗洪救灾保家卫国。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东西方的产业结构就肯定不同,西方应该是畜牧采集,所以环境恶化,跑就行了,换个地方重头再来。所以,即使到了现在西方也没有东方对故乡的留恋和爱护,到了哪里都是带着掠夺和暴力开发的思维来做,破了、烂了不适合生活了就换个地方,再来一遍。
对于我们东方,特别是儒家文化辐射范围内的人来说,逐水而居、安土重迁、兴修水利、耕读传家。所以,我们在遇到环境变化或者恶化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患治水、干旱储水,千方百计的去改变环境,千方百计的去适应环境。我们不会把家园和环境破坏之后一走了之,所以,西方人看到我们的很多行为都难以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