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优质写作侠,点击右上方“关注”,为你分享热门作家#优质写作#精彩故事。
汪曾祺,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鹦鹉史航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在子女心目中,汪曾祺是很随和的人,很少发脾气,在外面影响力很大,但在家里是“最后一把手”。
汪曾祺从小爱读书。一次汪曾祺随父亲到外公家去,别人谈笑、打牌,他却一个人拿一本书到外公书房里去看。一看就是半天,小小年纪就有一点隐逸之气,令亲友们称赞不已。
一次,酒客们在聊起汪曾祺时说:“别看那个老头儿不言不语,肚子里有货。一看那双手,就是个写文章的。”他听说后很得意,向家人显摆了好一阵。
有人问汪曾祺:“你怎么成为作家了?”他回答了四个大字:“东张西望!”汪曾祺一片童心,眼睛很亮,什么东西都要细细看一看。
他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一对好眼睛、一双好耳朵、一只好鼻子,能看到、听到、闻到别人不大注意的东西。
一个作家对色彩、声音、气味的感觉应该比别人更敏锐更精细些。简单的说,这些感受来自于观察、专注的观察,从观察中看出生活的美,生活的诗意。
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兴趣,有的人说的话,你一辈子忘不了。作家的感情不能离开人物的感情。
年轻时候,汪曾祺写人物对话总希望把对话写的美一点,抒情一点,带有一定的哲理,觉得平平常常的日常对话没意思。
沈从文先生批评说:“你这个不是人物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大家都说聪明话,平常人说话没这么说的。”
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这样才真实。
汪曾祺后来说:“一个人成为作家,跟小时候所受的语文教育,跟所师承的语文教师很有关系。”
一个作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一方面要博览;另一方面要有偏爱,拥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
中国过去讲“文气”,很有道理。什么是“文气”?就是内在的节奏。“血脉流通”、“气韵生动”,说得都很好。
一个人要从事文学写作,语感是很重要的一项。天才作家往往都有异于常人的语感。汪曾祺就是这样一位语感极好的作家。
语言不是一句一句写出来,“加”在一起的。语言不能像盖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那样就会成为“堆砌”。
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字与字之间,应“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一篇趣作,叙事、写人,从容得很,写到漂亮的地方,便戛然而止,留下空白。但字里字外,余味儿袅袅,一时让人叹然。
汪曾祺特别注意炼字,尤其是动词。他写的文字干净,字里行间,流淌着从容不迫的气度。
汪曾祺认为,语言应该是“活”的,“大略如行云流水”。
汪曾祺的作品,语言有点特别,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气韵生动。
他的作品对人的影响,就好像杜甫写的《春夜喜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像一场小小的春雨似的,对人的灵魂起一点滋润的作用。
有人这样评价汪曾祺:
他用温润之心书写了人情之美,是为知人;
他用好奇之心发掘了生活之趣,是为知味;
他用宽容之心笑对了人生之苦,是为知世。
汪曾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使人的心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
汪曾祺笔下那些好玩的生活、乐观的童心,是“ 经历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春夏秋冬,从云层回到地面”的轻松有趣。
对了。你很辛苦,你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愿你像汪曾祺一样去写作,用文字萌动人心。横竖撇捺,一字一句,处处皆有人世的趣味。
或许,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感谢你呀!你的留言、点赞、关注,都是对#优质写作侠#原创写作的最大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