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来已来(摘)

未来已来(摘)

作者: 欢喜心育儿说 | 来源:发表于2017-10-17 16:43 被阅读0次

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25秒。

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

再考虑到25秒写作时间,人类完败。

几年前,机器写作概念刚出现,朋友圈一片调侃。调侃中难掩骄傲:机器怎么能写新闻?

而今,当读到科技、财经或体育类简讯时,我们已很难分辨,报道背后的作者,到底是不是人类。

在今日头条上,一个名叫小明的机器人去年上线。截至今年5月,它已完成5139篇体育类报道,总阅读超1800万,并收获过单篇十万加。

在每篇开头,小明会很老实地写上“机器人写作”字样。如果删掉这句话,它可以完美掩饰AI血统。

当然,小明还不会花式调侃国足,目前仅处于采集数据,填写模板阶段。

然而,就如其他许多行业中,正在成长的人工智能一样,它们一旦出现于赛道,人类终将望其项背。

人工智能在混沌中,慢慢睁开双眼,它模仿我们写作,模仿我们说话,并把感官触角,蔓延至更冷门领域。

去年10月,西甲赛场,皇马在主场被意外逼平。比赛结束时,嘘声四起,愤怒的C罗嘟囔着回应,这一幕被摄像机拍下。

全世界都在猜他说了什么。最后,唇语专家解密,C罗在说:“Qué poca calma!”,大意为“能不能安静点!”

然而,这极可能是唇语专家最后的高光时刻。他们的职业突然濒危。

去年春天,开发出阿尔法狗的谷歌DeepMind,开始训练人工智能解读唇语。他们给机器观看了5000小时BBC新闻,然后找来人类专家对决。

测试结果,人类专家完全正确率为12.4%,而AI的完全正确率为46.8%,超过人类3倍,这仅是初步学习的结果。

在中国,相关公司也进行了类似开发。他们给机器看了一万小时新闻联播。因为汉字一字一音等便利,中文读唇更为简单,机器识别准确率已超70%。

这意味着,嘴唇轻动,人工智能便知心意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事实上,人工智能读唇,在军事情报、公共安全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

比如,借助已经遍布中国城市的天网系统,人工智能读唇,或将提供更多破案线索。

你说的每一句话,不会消散在时空,而是成为可以回溯的痕迹。

在这样严肃的功用之外,读唇还有更多妙用。

在业界,为影音自动生成字幕的难点在于,AI很难将人声和背景音剥离。但配合上AI读唇后,准确率将大为提高。

我们携带翻译APP行走异国,浏览翻译软件处理的网页,观看自动生成字幕的电影,语言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远古,神灵为了阻止人类窥伺神国,用语言分割族群,巴比伦塔就此荒颓。

而今,人工智能正在重建巴比伦塔,重建的速度,或许已快过神明。

相关文章

  • 未来已来(摘)

    一 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25秒。 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

  • 未来已来,未来已来!

    2018年1月13日平常的一天,区块链加密货币市场上EOS币涨了很多,前几日有网友发了张EOS图片,告诉未来已来。...

  • 未来已来,未来学校已来

    每逢周三,心里总觉得有一件事要做。其实就是每周三晚上的青椒计划课程要学习。 今天祝教授的分...

  • 《马云:未来已来》| 摘马云语录

    1.未来只要利用技术、数据和创新,人人都将有机会。 2.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这“五个新”,都将...

  • 未来未来?未来已来

    问题之书003:如果你能够通过时间旅行去往未来,而且带回来那个时代你能够获取的任何知识,但是回来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

  • 未来已来

    以下是我在元旦时候写的文章,正好翻出来,就当是我在简书的开头吧。 今天晚上一直在看浙江卫视的《2018思想跨年》,...

  • 未来已来

    今天听了马云在贵州的演讲,最大的一个感悟是: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每一次技术的创新都会带来一次重要...

  • 未来已来?!

    今天听到一个关于“未来已来”的解析。未来已来,只是分布的不均匀,或者换个说法,你苦苦思索的创新,或许已在其他领域实...

  • 未来已来————

    唯独传统领域结合互联网+➕的这一块,做了很多年,颇有一些体会。大家要愿意了解,我倒是愿意和一起探讨分享...

  • 未来已来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知,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来已来(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id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