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正题之前说一下该文的标题,起初自己想着成“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但是我又想我这样的平凡的人怎么敢妄谈民族自信呢?文化自信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民族自信应该交给余秋雨,贾平凹这样的大家来写。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进入我们这次的正题吧。
今天看新闻,说全球最大的付费视频网站Nextfix购买了《白夜追凶》的海外版权,将在全球一百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由此又引出很多最近很多国产电视剧,电影被外国人追捧的例子。例如越南版的《还珠格格》,虽然很雷人,《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的热播等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国外网友苦追中国小说的事实,他们似乎发现了另外的一个星球。总之,中国文化输出的例子数不胜数。加之限韩令,韩流在国内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在其他方面,少林寺功夫为代表的武术无需多说,在饮食文化上中国又是第一,在多个方面,对外输出是多少年来未有的。
回想历史上文化输出的盛世,我知道有唐,宋,明。中华文化在世界之林算得上是前几的。那是中国人是自信的。但是到了清朝,自信变成了自负,后来又被洋人打怕了,自负又变成了自卑`当官的见了洋人也会双腿打颤。算起来中国人也也自备了一百多年了。这好比是一个年年都是冠军的拳击手突然被人一记猛拳打懵了过去,输的像一阵旋风,猛烈且迅速。骨子里的自信再也没有啦。这一百多年算是自我疗伤,自我治愈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推翻一个政权,再建立一个新政权是困难的,但重建文化自信更难。新中国成立了快七十年了,但文化自信才刚刚开始建立。我知道在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掀起一股出国热,当然这里一定有政治等其他因素,到文化上的因素也不少。在本世纪初又出现了哈韩族,哈日族。这个“哈”字用的精妙,总让我想起一群青少年像哈巴狗一样跟在日韩后面。如果说日本多多少少有中华文化的血统,但“哈”韩就让我十分费解。很多人都称韩国人为“棒子”,“棒子”不就是没文化的意思吗?如果“哈”起“棒子”来不说明你更“棒子”吗?韩国朋友们不要生气在这里使用“棒子”这样的称谓,借用一下批评一下国人。大概这个时期的人多自家文化不自信,恰恰又通过网络接触了日韩风,好像在粪堆里翻出一个馒头,如获至宝,赶快填充一下文化上饥饿的肚子。好在中国这片土地足够广阔,足够肥沃,能够重新长出以前森林。这首先要感谢那些对中华文化未曾丧失信心的文化人。
中国内地的电视剧,文学作品在海外流行自然是好事儿,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到距离开元盛世还有很大差距,好在这才是开始。文化自信带来的自然是民族自信,但这并不在此文的论述范围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