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作者: 唯书作伴00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10:07 被阅读0次

在时间的流逝中,历史感已经产生。

历史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感觉,于是,刘心武先生创作了《钟鼓楼》:

“谨将此作呈献,在流逝的时间中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

《钟鼓楼》是刘心武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之一。

它被人们称为:一部洋溢着浓郁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

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钟鼓楼原本用于计时,而时间记录着历史,也记录着人生。

作为北京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之一,钟鼓楼就这样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变迁和几代人的命运。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从卯时开始,到申酉之交结束。

刘心武先生以一日光景穿梭于岁月之中,利用钟鼓楼旁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折射出了老北京城里几十年的市井悲欢与几代人的爱恨纠缠。

老北京,四合院,大杂烩,包罗万有,森罗万象,融汇众生。

从解放后的短暂繁荣,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退后,再到最后改革开放的新潮流。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故事,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命运。

才华横溢的荀磊、努力生活的路喜纯、钟情艺术的澹台智珠、热心肠但不知分寸的詹丽颖、看重物质与面子的潘秀娅、不顾世俗追求爱情的慕樱……

刘心武先生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十分贴近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他们立体、可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有着不同思想不同经历的人通过一个四合院联系在了一起,或深或浅地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痕迹。

单拿出谁的故事都显得渺小,但人们的生活始终与时代捆绑着,将无数个小人物的故事汇集起来,便成了历史。

历史就是这样通过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人物、建筑物而被人们铭记和回忆。

“社会是凝固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社会。”

这种人类社会的流动变化,从整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历史;从个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命运。

普通人无法掌握时代的脉动,但其实他们早已是时代的一份子。

时代是某一段历史,它源于当下的人物命运,而人物命运则体现着那个时代的风貌,成为历史的缩影。

相关文章

  • 《钟鼓楼》:钟鼓楼日月更迭,四合院里众生相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朝1272年,距离刘心武《钟鼓楼》里的1982年12月12日正好710年。 钟鼓楼虽数次毁于大...

  • 黄昏,我走过钟鼓楼下

    黄昏,我走过钟鼓楼下 (前几日,和朋友游陇西钟鼓楼,有感而作) 黄昏,我走过钟鼓楼下 同时走过去的还有,许多栽剪薄...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读书笔记03

    在钟表还没有普及前,古人是通过钟鼓楼来知晓时间的。 早在汉朝,我国就有了钟鼓楼报时制度。早期的钟鼓楼设在皇宫内,只...

  • 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青瓦。 社会百态,全部融就在一天之中;悲欢苦辣,也都汇集在四合院里。刘心武老师...

  • 钟鼓楼

    今天看的新书是刘心武的《钟鼓楼》,矛盾文学获奖作品,今天时间比较紧迫看了个不是开头的开头,钟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的最...

  • 钟鼓楼

    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鼓楼胖,钟楼瘦。 说到钟...

  • 《钟鼓楼》

    历史存在并被铭记重温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警告与提醒,避免重蹈覆辙,还是激励与感激,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岁月,抑或...

  • 钟鼓楼

    离后海和南锣鼓巷都不足1000米远的地方,很难想象有这么一片安静的所在。游人并不如织,各色汽车停在一个小广场的两侧...

  • 钟鼓楼

    洞 墙 洞洞墙墙 洞洞墙

  • 钟鼓楼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去钟鼓楼玩我们先去参观了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比如盘香、时辰烛等等。盘香有点像蚊香,但是盘香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钟鼓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jightx.html